日本原来是这样 (123) 历史上的海军 (五) 理性的丧失
打印(被阅读 2286次)
日本海军的存在与世界史上的其他国家的海军不同,既不是以侵略为目的,也不是为了保护殖民地。
海军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五月在对马海峡埋伏、袭击从欧洲回航而来的俄罗斯帝国的大舰队,对其给予几乎百分之百的打击。这个目的实现得非常完美。也就是说是以防御为目的的。
当时俄罗斯的扩张主义非常猖獗,海军在旅顺和海参崴两个港口各自驻扎了舰队,对日本海和黄海施加强大威慑。
这两个舰队,再加上从欧洲来的波罗的海舰队,日本的沿海就会变成俄罗斯的内海,“满洲”的日本陆军就会孤立无援。日本整个国家就会变成俄罗斯的属国。
日本海军一方面控制了海参崴的港外,再封锁旅顺港,同时以主力舰队在对马海峡袭击波罗的海舰队,就像进行了一场一边倒的比赛一样,彻底击溃了俄罗斯海军。世界海战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完美的战例。
以明治日本的脆弱国力,为了这一战而不得不拥有超越国力的大海军。问题是日俄战争之后还继续维持如此大的规模的海军。
我在这个连载中提到过,一般来说,大规模海军是有着广大的殖民地的国家所需要的。
比如以十六世纪为最盛期的西班牙。为了从新大陆搬运财富,西班牙的商船队如穿梭般来往于大西洋,为了防备海盗,就需要海军。西班牙海军最后成长为被称为“无敌舰队”这样大规模的海军。
仿佛盯着天敌似的一直紧盯着西班牙商船的,主要是英国海盗。他们形成了企业,有了股东,为股东掠夺财富,把掠夺品分配给股东。后来股东竟然扩展到了英国政府,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一五八八年,西班牙为了惩罚英国,向多佛尔海峡派遣出以六十八艘战舰为中心的一百三十艘舰船的无敌舰队,但结果却完全败给了英国。
后来,英国热衷于获得海外殖民地,也逐渐拥有了大规模的海军。
美国则是从英国的殖民地的地位出发,获得独立后,为了保护独立和包括大西洋、太平洋的长大的海岸线而建设了海军。基于其地理方面的原因,美国的海军不得不维持超过陆军的大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陆军规模很小。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与上述的世界先例不同。
日本海军成立的条件是在日本海的西入口击溃波罗的海舰队,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局面展开袭击、消灭敌人。这个条件消失后,海军规模理所当然应该缩小。在这里当然只能是空论了,如果当时的日本存在一个无私而且全能的政治判断机构的话,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的规模就会缩小到几分之一。
但人类的历史是靠着活生生的人而存在并发展起来的。现实无法变得那么理性。海军对于实现了近代化的日本国民来说是一个光荣的存在,海军的执行部门是海军省和海军军令部,这个规模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维持了下来。
维持这个规模很不容易。因为海军是靠机械说话的,必须不停地更换新型舰艇,而这需要莫大的费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都承受不了军舰建造的竞争,提出缩小海军规模,并把这种主张作为世界公论向日本建议裁减海军。日本原本可以顺水推舟的,但海军之中只有少数人赞成裁军。更多的海军军人为了“省(海军省)利益”而反对裁军。
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到翌年二月期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决定,十年期间停止建造主力舰,废弃一部分既存军舰,英美保有军舰的总吨数上限为五十二万五千吨,相比之下,日本的上限则是英美的六成。
日本方面的全权大使是被誉为自山本权兵卫以来的逸材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山本创建了大规模海军,加藤缩小了规模。加藤是从日美之间不可能发生战争这个理性的观点来考虑问题的。
每个国家的陆海军都会设定一个军备上的假想敌国,日本海军也把美国海军设定为假想敌。当然了,只是假想,并非实际发生战争。但海军内部的庸俗论派诅咒裁军派说,“必须得把对美国海军的比例提高到七成,不然的话无法战胜美国。”总之,加藤好说歹说把这种主张压下了。
从另一方面讲,进入大正、昭和时代,日本海军显露出了危及到存亡的致命缺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舰艇的动力从煤炭改成了石油。如果必须要从美国采购石油,对美开战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关于这一点,海军没有向外界吐露。虽然没有吐露,但这个课题根本不是什么机密,只要按照常识来推测,就会明白。但大正末年到昭和的舆论界、政治家以及陆军军部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装作没有意识到,一直指责海军裁军派的“软弱无能”。
总之,自从倚靠重油的发动机出现以后,日本海军就变成了无法进行长期战争的海军。
为了决定裁军的细部,昭和五年(1930年)在伦敦召开了裁军会议。英美都派出文官作为会议代表,理由是如果以军人为代表,担心会把问题尖锐化,很难找到妥协点。日本也遵守规则,派出了文官若槻礼次郎作为全权大使,海军大臣财部彪大将为全权副使,结果同意裁军,留下了对美妥协的印象。
在现在来看,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妥当的结果,但遭到了海军军令部的强烈反对。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是大藏省出身的土佐人滨口雄幸。他稳重清廉,很受拥戴。海军内部的反裁军派猛烈攻击滨口,可以说是昭和期的一大政治变态的右翼在暗地里煽风点火。海军以及一部分政党人对滨口内阁抛出了后来被陆军奉为宝典的、酒精度极强的亡国言辞“统帅权侵犯”。
滨口内阁在昭和五年(1930年)的总选举时,获得了压倒多数票,以强硬姿态于同年十月批准了上述裁军条约。多亏了这个条约,使得大萧条时期的国家财政多少得到了救济。
但在接下来的十一月,滨口在东京车站遭到右翼分子的袭击,不久就死去了。可以说,宪政强势的时代在滨口内阁这里就结束了。
海军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五月在对马海峡埋伏、袭击从欧洲回航而来的俄罗斯帝国的大舰队,对其给予几乎百分之百的打击。这个目的实现得非常完美。也就是说是以防御为目的的。
当时俄罗斯的扩张主义非常猖獗,海军在旅顺和海参崴两个港口各自驻扎了舰队,对日本海和黄海施加强大威慑。
这两个舰队,再加上从欧洲来的波罗的海舰队,日本的沿海就会变成俄罗斯的内海,“满洲”的日本陆军就会孤立无援。日本整个国家就会变成俄罗斯的属国。
日本海军一方面控制了海参崴的港外,再封锁旅顺港,同时以主力舰队在对马海峡袭击波罗的海舰队,就像进行了一场一边倒的比赛一样,彻底击溃了俄罗斯海军。世界海战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完美的战例。
以明治日本的脆弱国力,为了这一战而不得不拥有超越国力的大海军。问题是日俄战争之后还继续维持如此大的规模的海军。
我在这个连载中提到过,一般来说,大规模海军是有着广大的殖民地的国家所需要的。
比如以十六世纪为最盛期的西班牙。为了从新大陆搬运财富,西班牙的商船队如穿梭般来往于大西洋,为了防备海盗,就需要海军。西班牙海军最后成长为被称为“无敌舰队”这样大规模的海军。
仿佛盯着天敌似的一直紧盯着西班牙商船的,主要是英国海盗。他们形成了企业,有了股东,为股东掠夺财富,把掠夺品分配给股东。后来股东竟然扩展到了英国政府,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一五八八年,西班牙为了惩罚英国,向多佛尔海峡派遣出以六十八艘战舰为中心的一百三十艘舰船的无敌舰队,但结果却完全败给了英国。
后来,英国热衷于获得海外殖民地,也逐渐拥有了大规模的海军。
美国则是从英国的殖民地的地位出发,获得独立后,为了保护独立和包括大西洋、太平洋的长大的海岸线而建设了海军。基于其地理方面的原因,美国的海军不得不维持超过陆军的大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陆军规模很小。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与上述的世界先例不同。
日本海军成立的条件是在日本海的西入口击溃波罗的海舰队,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局面展开袭击、消灭敌人。这个条件消失后,海军规模理所当然应该缩小。在这里当然只能是空论了,如果当时的日本存在一个无私而且全能的政治判断机构的话,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的规模就会缩小到几分之一。
但人类的历史是靠着活生生的人而存在并发展起来的。现实无法变得那么理性。海军对于实现了近代化的日本国民来说是一个光荣的存在,海军的执行部门是海军省和海军军令部,这个规模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维持了下来。
维持这个规模很不容易。因为海军是靠机械说话的,必须不停地更换新型舰艇,而这需要莫大的费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都承受不了军舰建造的竞争,提出缩小海军规模,并把这种主张作为世界公论向日本建议裁减海军。日本原本可以顺水推舟的,但海军之中只有少数人赞成裁军。更多的海军军人为了“省(海军省)利益”而反对裁军。
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到翌年二月期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决定,十年期间停止建造主力舰,废弃一部分既存军舰,英美保有军舰的总吨数上限为五十二万五千吨,相比之下,日本的上限则是英美的六成。
日本方面的全权大使是被誉为自山本权兵卫以来的逸材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山本创建了大规模海军,加藤缩小了规模。加藤是从日美之间不可能发生战争这个理性的观点来考虑问题的。
每个国家的陆海军都会设定一个军备上的假想敌国,日本海军也把美国海军设定为假想敌。当然了,只是假想,并非实际发生战争。但海军内部的庸俗论派诅咒裁军派说,“必须得把对美国海军的比例提高到七成,不然的话无法战胜美国。”总之,加藤好说歹说把这种主张压下了。
从另一方面讲,进入大正、昭和时代,日本海军显露出了危及到存亡的致命缺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舰艇的动力从煤炭改成了石油。如果必须要从美国采购石油,对美开战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关于这一点,海军没有向外界吐露。虽然没有吐露,但这个课题根本不是什么机密,只要按照常识来推测,就会明白。但大正末年到昭和的舆论界、政治家以及陆军军部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装作没有意识到,一直指责海军裁军派的“软弱无能”。
总之,自从倚靠重油的发动机出现以后,日本海军就变成了无法进行长期战争的海军。
为了决定裁军的细部,昭和五年(1930年)在伦敦召开了裁军会议。英美都派出文官作为会议代表,理由是如果以军人为代表,担心会把问题尖锐化,很难找到妥协点。日本也遵守规则,派出了文官若槻礼次郎作为全权大使,海军大臣财部彪大将为全权副使,结果同意裁军,留下了对美妥协的印象。
在现在来看,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妥当的结果,但遭到了海军军令部的强烈反对。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是大藏省出身的土佐人滨口雄幸。他稳重清廉,很受拥戴。海军内部的反裁军派猛烈攻击滨口,可以说是昭和期的一大政治变态的右翼在暗地里煽风点火。海军以及一部分政党人对滨口内阁抛出了后来被陆军奉为宝典的、酒精度极强的亡国言辞“统帅权侵犯”。
滨口内阁在昭和五年(1930年)的总选举时,获得了压倒多数票,以强硬姿态于同年十月批准了上述裁军条约。多亏了这个条约,使得大萧条时期的国家财政多少得到了救济。
但在接下来的十一月,滨口在东京车站遭到右翼分子的袭击,不久就死去了。可以说,宪政强势的时代在滨口内阁这里就结束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