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通”是日本陆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战前日本对华外交的先锋,对中国革命抱有强烈的共鸣,但后来却推动日本走向了侵华战争,并对中国进行了最激烈的批判。这种转变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支那通”们的所思所想和具体作为又是怎样的?本书意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寻找日本对华政策失败的原因。《日本陆军与中国:“支那通”折射的梦想和挫折》:这是因为他看到北清事变后俄国占领了满洲,所以为对抗俄国的威胁而谋求与日本的协调与合作。在对俄谍报这一方面,负责日本军方与袁世凯之间联络的,是曾在柴五郎的指挥下在北京笼城战中战斗过的守田利远(旧8期)。曾在芝罘驻任过的守田,根据田村和袁世凯商定的意向,负责双方联合进行谍报活动协定的签订。根据这一协定,袁世凯将满洲和山东省内清国方面的军事谍报机关交予守田指挥。在守田指挥的人中,就有其后成了军阀巨头的吴佩孚。这种谍报的协同合作在日俄战争之后似乎也持续了一段时间。由清国的谍报人员搜集到的袁世凯处的情报,被转达给顾问坂西利八郎或者守田,然后再由他们进一步转达给日本的大本营。特别任务班日俄战争中由于谍报合作而扬名的就是所谓特别任务班。这是青木依照儿玉参谋次长的指示组织的,可以说是特殊的工作机关。守田也组织了另外的谍报活动特别工作班。特别任务班在满洲的活动,这里无法详细描述。简言之,其主要活动内容就是切断电信线路、破坏铁桥、通过马贼的牵制行动等扰乱敌后方的工作以及搜集情报的谍报工作。……
绪论陆军“支那通”是什么人?
第一章陆军支那通的诞生1.支那通的原型2.明治时期的支那通3.作为转机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中国军阀与支那通1.情报的“前线基地”——坂西公馆2.张作霖的军事顾问3.炸杀张作霖
第三章新支那通的登场1.作为典型的佐佐木到一2.对国民革命的共鸣3.对北伐的应对
第四章民族主义之相克1.南京事件2.济南事件3.满洲事变
第五章日中冲突1.满洲“国家军队”的育成2.走向卢沟桥之路3.日中和平的摸索
终章支那通的功罪
附录年表
主要支那研究员统计(1922~1936)
参谋本部支那课课长统计(1916~1938)
参谋本部支那班班长统计(1923~1937)
驻中国公使馆(大使馆)武官统计(1875~1937)
驻中国公使馆(大使馆)武官辅佐官统计(1916~1937)
驻上海武官统计(1911~1937)
驻南京武官统计(1911~1937)
驻广东武官统计(1911~1937)
奉天特务机关长统计(1920~1937)
参考文献索引后记译者后记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2月1日,工人代表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为抗议吴佩孚的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李震瀛、杨德甫等主要领导人在江岸指挥全局;高斌、姜海士、刘文松在郑州,吴汝铭、史文彬、洪尹福在长辛店,林祥谦、罗海城、曾玉良在江岸执行总工会的命令。信阳负责的是分工会委员长胡传道和副委员长、共产党员徐宽, 新乡负责人是分工会委员长杜石卿,彰德负责人是分工会会长、共产党员戴清屏。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京汉线全路开始了大罢工。 京汉铁路上的技术工人大多属于外来人口。 杨德甫是湖北帮帮首,曾到日本留学,因工龄长、手艺好、徒弟多而享有较高威望。林祥谦则是福建帮首领。 https:// acftu.org/wjzl/gysl/gysy 最早到达江岸车站的铁路工人中有一批是来自福建马尾造船厂的,在他们的介绍下,京汉铁路的福建籍工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福建帮。福建帮帮首林祥谦就曾在马尾船厂当钳工,后通过在京汉路工作的妹夫周连城和几位同乡的介绍,林祥谦及其父亲、弟弟先后来到京汉铁路工作……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张国焘、邓培等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第199页。) 这次大会及列宁与中国代表的谈话对中共从事铁路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工运工作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只有铁路工人、海员、矿工为三个有力的分子”,进而提出组建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铁路工、矿工、海员三个产业的三角同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后,中共利用吴佩孚“保护劳工”的政治主张,通过交通部向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六条铁路派遣了六名密查员,作为中共在各路开展工运工作的特派员,主要目的是发动各路群众,建立工会组织。张国焘甚至认为,中共是以北方铁路工人运动起家的。 ,约占全国罢工人数的1/7以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的赞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