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黄维揭淮海战役真相

☕打印版 ◪圖片版 ◫PDF 黄维揭淮海战役真相揭穿中共谎言 【阿波罗新闻网 2019-09-24 讯】作者: 时玉琛 阅读底色..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默认 我说:“还有一张是一国民党兵牵着一条狼狗,下面写着一行‘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的狼狗’”,黄老说“那时仗打的那么苦,十几万人要吃饭,每天空投两百吨才够维持,河沟里的水全喝光了,空投的食品即使落在守军的阵地内,那时是冬天,既无燃料又无水,官兵根本无法吃这像石头一样硬的面食,树皮都吃了,就那点吃的还养狗?”我说:“是瞎说,瞎写?”黄老唉了一声。我说:“按理树皮都吃了,能让那条狗活着吗?” 晚年的黄维 我曾问过黄维先生:“我说我在军事博物馆资料室看到过一个挺大的相册,里边全是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照片,有大有小,用135胶卷照的居多,也有用120胶卷照的,其中有一张您和兵团的大官们在一个农家院里五六个人蹲着围着一张图开会,穿的都是士兵的大棉袄大棉裤分不出谁是官谁是兵。我看到现在的电影话剧都描述解放战争时期,你们将官在战场上穿的都是笔挺的毛料子军装,我说那是真的吗?” 黄老沉着个脸说:“那都是丑化我们,他们请我去看过一个话剧,就叫‘决战淮海’演我在‘徐埠会战’(国民党称淮海战役为徐埠会战)穿着一身笔挺军装指挥突围,用话筒与在战场上空空军司令王叔铭通话,通话这事有,哪有那个装束?尽是瞎编,瞎演。”我说:“台上瞎编,瞎演,台下也就瞎听瞎看。” 我说:“还有一张是一国民党兵牵着一条狼狗,下面写着一行‘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的狼狗’”,黄老说“那时仗打的那么苦,十几万人要吃饭,每天空投两百吨才够维持,河沟里的水全喝光了,空投的食品即使落在守军的阵地内,那时是冬天,既无燃料又无水,官兵根本无法吃这像石头一样硬的面食,树皮都吃了,就那点吃的还养狗?”我说:“是瞎说,瞎写?”黄老唉了一声。我说:“按理树皮都吃了,能让那条狗活着吗?” 我说还有一张是您被俘后,站在闷罐车门口解放军持枪站在您左右,这时车下的解放军都要争相目赌您这十二兵团司令官。您用棉大衣摭着脸叫着劲就是不让看。这照片也有说明。 我说:“这是真的吗?”黄老说:“不是我不让他们看,是不让他们给我照相。”黄老夫人史大姐接着说:“有这个事,他就是这个性子。”史大姐对我说:“他这人倔,通过这照相你了解了吧,你说让人家照照相有什么不可以的?”史大姐对我说:“小时,能不能把资料室的照片拿来让我也看看”。黄老立即对史大姐说:“别给人家添麻烦”黄老是个办事极认真的人,在一次给我的来信中还特别嘱咐,不要为照片的事麻烦,就指的这次聊天。 黄老这天说得很细我听的也认真,黄老说:“负责十二兵团俘虏是解放军中原野战军联络部长扬松青,他是四期黄埔毕业生,他们让我给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各军军长写劝降信,我表示坚决拒绝了,有一次一个解放军干部找我谈话说,你为什么不在劝降信上签字,并要我承认自已的罪行,”我说那您怎么回答的?黄老说:“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打败了仗,不久我们被押上火车送往后方,到徐州以北的一个火车站,大约叫韩庄,在这个车站停了大约半天,有一个解放军的干部拿着个相机要给我拍照,我一看到他快要按快门时我马上就把头扭过去,心想我就是让你照不成,这可能就是你说的那张照片。火车路途一个小站,附近有一个解放军医院,这个医院的官兵不知从哪听到我在这个车厢,估计仗打了负伤了非要看看我长得什么样。押我的解放军怕出问题,就是不让看,这时车前人聚的越来越多,不仅是解放军了,还有老百姓,”说着黄老用手挥了一下说:“车下黑鸦鸦的一片人乱喊,乱叫,我听着押我的一位解放军干部与他们交涉,他们担心、怕出事,劝他们散开,这一劝人更多了,只听车厢外熙熙攘攘,后来这位干部在车厢上与下面官兵达成共识,看可以不许辱骂,这才让我在车厢门口站了会儿,这些官兵才慢慢的离去,”我说:“您就早站出来让他们看两眼不就得了吗?”史大姐说:“小时,你想的也随便,他想站出来就站出来,人家端着枪押着他呢,”黄老接着边用右手指着自己的脸边说:“你说看什么?我又不是青面僚牙的鬼,有什么好看的?” 我说:“还有的电影,电视剧描述解放军把你们兵团重重包围后,解放军前指首长与您通电话要你投降,你气愤的扔掉听筒的画面,这是真的吗?”黄老说:“这事半真半假,没接过电话,他们给我送过来一封信是真事,”我说谁写的信?黄老说:“刘伯承(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写的,敦促我放下武器投降,我当即把他们的信撕的粉碎,”我说:“要不撕留着,它就成了文物了。”史大姐说:“几十万人包围着,命都保不住了还留封信?” 我问黄老:“你们十二兵团有几个军?黄老用手比划着,有18军,10军,14军,和85军和一个快速反应纵队。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淮海战役’是共军的叫法,我们叫‘徐埠会战’,蒋介石决定将十二兵团投入,由河南西部增援徐州,本来我是国防部新制军官学校校长,这个学校是由美国军事顾问团提出开办的,以美国西点学校为蓝本,为培养陆海空三军核心干部为目的。”我说:“是不是与国防大学一个模式?”黄老“唉”了一声。 黄老接着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愿带兵打仗,并不是我黄某人贪生怕死,我是从党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当时老校长蒋介石把我从汉口叫到南京,要我当十二兵团司令官,”我说:“离开部队久了,带兵有困难,”蒋介石说;“打仗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把共产党消灭,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你不能从你个人来考虑,”我只好从命,1948年9月下旬我到河南确山,除85军以外,其余部队都在河南驻马店集结整训,准备增援徐州。1948年11月初,我们由驻马店开始行动,中旬到达蒙城与解放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一路我十二兵团节节胜利,由蒙城渡涡河,很快攻下涡河北岸的解放军阵地,在北淝河攻下解放军据守的坂桥集,乌集之线阵地,进到浍河,又在浍河攻下南平集,我主力全部渡过绘河,很块到达离徐州不远的宿县了,这时解放军开始对我节节阻击,我十二兵团进入解放军的袋形包围圈,这时我准备把部队转移到固镇方面去,部队没有走多远,就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被解放军紧紧粘住逃脱不了啦,从11月25日被死死围住,组织火力突围都未成功。” 十二兵团是美械装备的部队,拥有战车。榴弹炮近千辆,机动车五百多辆,我问黄老:“有人说十二兵团有一千多辆卡车,我在军事博物馆见过一巨幅照片,是一排大卡车装上土并排数里一字排开,下边写着‘黄维的汽车防线,’我说这是在那儿?”黄老说:“双堆集。” 黄老接着说:“我们那么多的重型武器不但没帮上忙,成了突围的包袱,”十二万多人要吃要喝,必须有后方支援,每天最少空投两百吨,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机动车要汽油零配件,当时是隆冬。”我说:“在军事博物馆看过一个照片,并排一个一个土坑,里边躺着伤员,上边支着个降落伞,下边写着‘黄维兵团的野战医院。’”黄老接着说:“双堆集空旷贫瘠,喝水就是大问题,十二万多人集中在不到五华里的几个村庄里,这时解放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解放军的大喇叭天天高喊让我们起义投诚,这时军心涣散。特别是11月27日,我准备组织11师,118师,18师,110师四个师向双堆集齐头并进向东南方向突围,解放军的包围圈是铜墙铁壁也能撕开一个口子,向固镇一线发起全面攻击,拼命要打出个缺口,就在这关建时刻,第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阵前起义,把我配给他的好炮一下子对准了十二兵团,”接着85军23师黄子华部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至使突围失败,军心动摇,士气一蹶不振。 这次突围失败是十二兵团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近我翻阅了廖运周写的“第110师战场起义始未,”写道“我们的师部和黄维兵团司令部同住在双堆集附过的一个村子里。26日下午五时许,我刚从前线回来,他就派人把我找去了,他看了看我,很镇静地说:刚才空军侦察报告说,今天下午3点敌人对我兵团包围圈己经形成,他们正在构筑工事。你有什么主张。”我反问他一句:“司令官有何决策,尽管下命令,我师保证完成仼务。” 我料到黄维己经有了新的打算,他果然说:“我想乘敌立足未隐,打他个措手不及,决定挑选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过猛突围。”我马上意识到,黄维这一招的确历害,同时也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好机会。于是对他说:“好,司令官的决策真英明,我们师请求打头阵,愿当开路先锋,我们既然能攻占敌人的堡垒式工事和河川阵地,现在突破他们的临时构筑的掩体当然不在话下,我请求立即回去准备行动。” 黄维见我这样支持他的意见,对我又是夸奖又是鼓励。在回去的路上我反复地琢磨着,黄维的部队尽管近来有些消耗,但装备仍然完好,且军官们受过法西斯熏染较深,士气未退,战斗力仍然很强,现在解放军的确立足未稳,黄维四个师并力突围还真有让他跑了的危险,我又想起刘邓首长要我们在最有力的时机发挥最大的作用的指示,觉得现在是火候了!必须立即举行战场起义,打乱黄维的突围部署,我派人去见解放军前线最高领导,为了避免误会,请求解放军在突围处的左翼闪开个口子,让开一条路,考虑到四个师齐头并进,两翼都是敌人,我又去见了黄维,让我师先行动,如果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扩大战果,黄维见我敢挑重担,又替他着想,连声说:“好同学,好同志。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要。”看到这儿我想黄维兵团是死定了。 史大姐说:“十二兵团的地下党是廖运周,国防部的地下党是刘裴,”说着黄老抻出右手用二个手指做出发电报的动作,我这儿开的军事会议一散会电报就发给解放军了,这突围布署等于给解放军开的,再加上国防部的瞎指挥,黄老抻出双手原话是:“我这十二兵团就这样让国民党给送进去了,”这时黄老了耸了耸肩膀大声说:“咱们各退二十里打”那意思是别弄这又起义,又投诚,又发密电的手腕,这时只见史大姐噌的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扔下手中的毛活,站在我与黄老中间,跟触了电似的大声说:“老头喂,小时呀,这仗可不能再打了,千万不能再打了。”说完了还向我和黄老作楫,那意思求求你们了,这仗可不能再打了,我说:“史大姐您镇静,我和黄老连个烧火棍都没有谁跟谁打呀?这不就是聊天吗?您还当真?。”黄老摆手也让她座下,别大惊小怪的。 我说;“你们现在见了廖运周说话吗?”史大姐说:“在庐山见过面周老远低头不说话就走开了。”黄埔同学会开会黄老见了廖运周仍是梗着个脖子不与他说话。” 我说:“后来这战事呢”?黄老说;“12月15日我下令全面突围逃跑,向蒋介石报告要求15日中午出动飞机轰炸解放军阵地”,双堆集从此与炮火连天厮杀而闻名于世,“我们决定向解放军西北两方突围,胡琏座的坦克带一部冲出包围圈,我的坦克出了故障在当天夜里逃出双堆集被俘。十二兵团遭到全军覆没的。 我临走时黄老又语重心长的说;“我这十二兵团是让国民党送进去了,胡琏冲出去固守金门、打了一个金门海战,我十二兵团又保住了台湾。” 2011年5月24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原创|发布:2017-09-09 12:18:43 更新:2017-09-09 12:18:43阅读 23990赞 310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文/刘诚龙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人,名叫苏雪林。 苏雪林比鲁迅小16岁,虽然同时代,但不同辈分,两人没同过事,按理说,他俩是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的。然而,自鲁迅覆盖“民族魂”的挽幛永远离开世界后,苏雪林就开始了骂鲁生涯,其语言之尖刻,立场之坚定,谩骂之长久,被称为“骂鲁第一人”。 以阶级斗争而言,鲁迅不能称为极端革命者,苏雪林也谈不上是极端反革命,两人为什么如此交恶?好像也找不出一个标志性事件来,苏雪林出道之初,本来是特别崇拜鲁迅的,称得上是鲁迅的粉丝,由崇鲁一变为反鲁,起因之细小,让人不敢相信。 1928年,苏雪林在文坛崭露头角,是年7月7日,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组织了一次作家派对,受到邀请的有文坛宿将鲁迅、林语堂、郁达夫,也有文学女青年苏雪林。苏氏此时借了成名作《绿天》赢得盛誉,也赢得尊严,却不料,林语堂将其引到鲁迅面前时,苏氏伸出了纤纤素手,准备与偶像亲密接触,鲁迅却没有伸出手来,只是朝她点了点头。场面突然变得尴尬起来,苏雪林脸上泛红,林语堂也面上发窘。 鲁迅与苏雪林的“握手门事件”,让苏雪林永远关闭了她对鲁迅的崇拜之门。鲁迅新故,按说可以忘却恩怨了,人都死了,还说什么呢?苏雪林却不惜犯了不对亡灵说不是之忌,写了《致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专攻鲁迅“私人行为”,谩骂的调门相当高,连苏氏的老师、鲁迅的论敌胡适也觉得过火,劝她“旧文字的恶腔,我们应该深戒”。 而苏雪林莫说深戒,浅戒也不戒,从此拉开了其半生骂鲁生涯,骂鲁迅是“诚玷污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邪小人”,刻薄之极,无出其右。 抛开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从人的性格弱点来看,上世纪学界大家之间的人群撕裂,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因。苏雪林与鲁迅,其中固然有政治与思想立场因素,但其个人性格也不可小觑。在苏鲁之间,苏雪林的小家子气毕现无遗,而其他大家呢?是不是都是胸...
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5129577/ 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作者: 维克托·乌索夫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副标题: 20世纪20年代 译者: 赖铭传 出版年: 2007-7 页数: 307 定价: 25.00元 丛书: 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ISBN: 9787506554930 豆瓣评分 8.2 32人评价 5星18.8% 4星56.3% 3星15.6% 2星9.4%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作者叙述了苏联对外情报机关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与远东相关的那部分,介绍20年代在中国的情报工作(这一工作对那一时期我国同中国的关系状况有所补充),展示其复杂性和多面性及其成就和挫折。笔者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现存的使我们感兴趣的这一题材的资料加以综合归纳。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序言 第一章苏联对外情报机关形成简史 1.全俄肃反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局——国家政治保安总局 2.情报部——第四部——工农红军情报总局 3.共产国际 第二章中山中国劳动者大学和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为中国培养干部的熔炉 第三章苏维埃政权在中国的情报工作 1.争取承认的斗争 2.驻北京的谍报机关 3.驻哈尔滨的谍报机关 4.驻上海的谍报机关 5.驻广州的顾问和谍报机关 6.张家口顾问团和开封顾问团 第四章在中国工作的暂时收缩 结束语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1929年夏,周恩来利用上海一家医院建立了适于党的领导人会晤的可靠的秘密地点。他还在上海秘密举办了几期军事和政治干部训练班,结业的学员于当年9月就被分派到各个苏区传授经验。 1931年5月,20岁的潘汉年被调到中共中央特科担任领导工作,直工作到1933年,此前他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潘汉年担任负责收集情报的二科代科长,完全转入地下活动。他最常用的代号之一是“小开”。和他一起工作的活动家有李一氓、夏衍、杨度、姚蓬子、梅龚彬。他有好几次差点被捕,但他都能化险为夷。 例如有一次,他在回到自己的家门口时,发现有人在跟踪他,这时折回已经来不及了,便大步跨入门内,高叫...

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執行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執行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機構類型 區執行委員會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194-200號[1] 機構沿革 1921.8 中共廣東支部 1922.6 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 1924 中共廣州地方執行委員會 1924.10 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 1927.5 中共廣東特別委員會 1927.8 中共廣東省委員會 1931.1 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 1931.3 中共兩廣省委員會 1931.6 中共兩廣臨時省委員會 1931.12 中共兩廣省委員會 1932.3 中共兩廣臨時工作委員會 1932.9 中共兩廣工作委員會 1933.1 中共兩廣臨時工作委員會 1934.3 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 1936.9 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 1937.10 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 1938.4 中共廣東省委員會 1940.12 中共粵北省委員會、中共粵南省委員會 1942.2 中共東江軍政委員會 1943.1 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 1945.7 中共廣東區委員會 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簡稱中共廣東區執委)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區執行委員會之一,負責領導中共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地區的工作。 目錄 1 歷史 2 主要成員 2.1 廣東支部(1921年8月-1922年6月) 2.2 廣東區執行委員會(1922年6月-1924年初) 2.3 廣州地方執行委員會(1924年初-10月) 2.4 廣東區執行委員會(1924年10月-1927年4月) 2.5 廣東特別委員會(1927年5月-7月) 3 直屬地執委、部委、支部 4 參考文獻 歷史 1921年春,陳獨秀、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及米諾爾、別斯林等在廣州成立共產黨廣東支部(廣州共產主義小組)。7月,陳公博作為廣東黨組織的代表參加中共一大。8月,中共廣東支部成立,譚平山任書記。 1922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廣東區執委)成立,譚平山繼任書記一職。六一六事變事變後,陳公博因支持陳炯明而被開除出黨。1923年6月中共三大後,譚平山任中央駐粵代表。 1924年初,廣東區執委改為中共廣州地方執行委員會(廣州地執委),直屬於中共中央局。10月,廣州地執委恢復為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