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中國國民黨清黨 ◆◆軍界聞人 ◆◆叛亂之初 ◆◆

 

陰謀險毒,
雖李闖、黃巢猶不足相與比擬
……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 中國國民黨清黨 ◆◆
◆ 寧漢分裂 ◆
·臧勺波: 寧漢分裂與共黨橫行武漢之憶
◆ 新桂系與与清黨分共 ◆
·黃旭初: 廣西李白黃與清黨之役
·胡宗铎: 广西李白与民国十六年反共一大关键
◆ 黃埔清黨 ◆
·喬家才: 黃埔清黨辯誣——附方鼎英「黃埔軍校清黨始末」
·方鼎英: 黃埔軍校清黨始末
·鄧文儀: 廣州清黨反共親歷記
◆ 馬日事變 ◆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退職委員: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
·王东原: 馬日事變的策動及其影響
·黎守一: 湘省馬日事變之經過
·直 荀: 馬日事變的回憶
◆ 鄂西反共 ◆
·萬耀煌: 鄂西回師反共與再度參加北伐
◆ 武漢分共 ◆
·汪兆銘: 武漢分共之經過
◆ 寧漢合作 ◆
·黄旭初: 甯滬漢由分而合的特别委員會
◆◆ 正統之爭 • 北阼南移 ◆◆
◆ 南軍往事 ◆
·黃寶實: 北伐時期的經歷與見聞
·萬耀煌: 鄂軍參加北伐之初
·離: 北伐軍到浙江
·黄旭初: 北伐中最著名的龍潭大戰
◆◆ 軍界聞人 ◆◆
◆ 夏斗寅 ◆
·馬五先生: 政海人物面面觀 · 夏斗寅
◆ 唐生智 ◆
·白 山: 唐生智沉浮錄(外一種)
◆ 龔 浩 ◆
·龔浩先生訪問紀錄
◆ 何 鍵 ◆
·龔德柏: 儒將——何鍵
◆ 胡宗鐸 ◆
·胡宗鐸先生自傳
◆ 南府政爭 • 第一次討唐之役 ◆
·黄旭初: 國軍初次内戰——西征唐生智
◆◆ 中共叛亂之初 ◆◆
◆ 第二次南昌暴动 ◆
·龔 楚: 北上武漢與兵敗潮汕——南昌暴動前後的經歷
·王唯廉: 南昌暴動史
·王唯廉: 南昌暴動外史
·王露布: 南昌暴動史補遺
·洪都客: 南昌暴動與中共「建軍節」
·王唯廉: 葉賀軍失敗的經過
·黃旭初: 粵桂合力剿滅賀龍葉挺之戰
·陳濟棠: 追殲葉賀之役
·余漢謀: 廣东清共與剿匪
◆ 廣州暴動 ◆
·王唯廉: 汪精衞與廣州暴動
·張發奎: 中共廣州暴動之回憶
[列出本栏目所有内容]
欢迎在此做广告

十四、湘南省議會之主持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四月,中日關係,已趨緊張,余離上海,遄返南嶽。七月抗戰爆發,余以長函上今 總統蔣公,建議長期抗戰。

    張治中繼何鍵出任湖南主席,奉中央命令,成立軍事參議會。人選胥省内碩彥,並由省政府聘余任議長,仇鰲任副議長,劉異任秘書長,對於湖南軍政設施,曾多獻替。惜張治中未即採納,終至長沙大火,爲湖南歷史上留下污點。

    民國廿八年八月一日,湖南省臨時參議會在長沙成立,中央任余爲議長,陳潤霖副之。參議員多負物望,如彭國鈞、賓步程、曾毅、趙恆、王鳳喈、萬驪等。其著者也。周君德偉,時以候補參議員,列席會議,余驚其英斷特立,遂與締交。迨余承參議會同仁選舉爲國民參政員,周君得票候補,余乃堅辭國民參政員,使周君得展懷抱,與聞國政。時湖南省主席,已由薛伯陵(岳)氏繼任,參議會同仁,皆能本同仇敵愾之心,協助政府,辦理田賦徵實,安定地方秩序,推行新縣制,以及反映人員意見,並發揮地方自衛力量,以配合軍事作戰之需要。余嘗發表湖南得天獨厚之演說,以湖南地形優越,人口衆多,物產豐饒,用是征兵征糧,爲各省冠,故能協助軍事,有裨于湘北三次大捷不少。好事者,乃向省政府當局挑撥,指爲漠視軍人,余又極端容忍,省政當局旋亦解悟,故未酿成爭端。其後省府欲發行三十萬金融公債,周君德偉力言,國家幣制,應有整個辦法,更以湖南對抗戰所付之人力物力已多,無法更承擔此鉅額公債。事聞中央,經嚴令制止。

    民國三十一年,湖南省臨時參議會改組,中央仍任余爲議長,以陳嘉會副之。參議員加任鐘才宏、謝彬、黄士衡等。皆湖南傑出之士。對於協助省政,仍一秉參議會一貫精神,因此府會之間。合作無間。迨戰局日緊,參議會與省政府,由耒陽遷至藍山,其不屈不撓之表現,頗爲 湘人所稱道。在未遷藍山前,日本以汪精衛偽政權號召力微,思利用余在武漢另組偽政府,覓在滬開設小店之趙某,潛入湘中,探余意旨。余聞之大怒,斥其無恥,正擬送政府嚴辦,其人乃潛逸無蹤。

    民國卅四年(一九五五),抗戰勝利,參議會由藍山遷還長沙,時大戰之後,滿目瘡痍,余復昕夕協助政府,籌備善後,民國三十五年,臨時省參議會改爲正式省參議會,各縣市普選參議員,余在原籍衡山膺選,再由参議員選爲 議長。余與常德張星舫(炯)競選,張以票數較少失敗,張爲吾湘道德長者,固爲余夙所敬佩者也。自正式參議會成立後,一面籌劃地方復員建設,一面協助中央準備行憲,建議至多。時湘省主席已由薛岳而吳奇偉而王東原。迭更數任。

    民國三十五年,余于原籍衡山,復當選爲國民大會代表。翌年,參加中央召開之國民大會。時各方一致拥戴今 總統蔣公膺選總統,余主張尤力,因當時 蔣公有退讓之意也。副總統一席,逐鹿者多,程潛亦與焉,但結果爲李宗仁所得。其時各省主席多易本省人,湖南則盛傳內定李默庵,而賀耀祖則反對甚力,後中央任程潛主湘,而程乃爲左右僉壬所包圍,主張糧食黄金,不得出境,及停止征兵等,顯違國家法令,余私心憂之,曾與綏靖司令黄達雲(杰)言及,黃謂當設法挽救,然邇後國势日非,程竟公然作附匪言行矣。

    民國三十七年冬,中央召開糧政會議, 總統電召程潜與余赴京參加,程令唐伯球詢余是否願往,余立允赴命。(事後始知程之左右,竟欲羈余留湘,以邀功共匪,但當時彼輩尚不敢顯抗中央。)余因是得免予共匪之劫害。抵京後,忽患尿閉症甚劇,蒙 總統賜资就醫,得占勿藥。十一月渡海來台,並再三向參議會懇辭議長,雖經参議會及程潛屢電促返,余知湘事己無可爲,均予婉拒。迨議長由程之羽翼唐伯球繼任後,即醞釀局部和平,雖省參議員萬驪、陳鲲、鄭康侯等均力梗其議,終因力量薄弱,無法挽救,而湖南遂不免於今日之浩劫。參議員入台者,僅十數人,除變節降賊者外,大率慘遭共匪殺戮,回首前塵,誠不勝感慨繫之焉。

十五、 結 論

    余幼秉庭訓,恆期母忝所生,長事戎軒,彌堅許國之志。中經主政桑梓,晚復忝膺議席,遭時艱虞,深慚無補,今耄矣,棲遲台瀛,故國河山,時縈夢寐,所幸中興之運在望,剝復之機已呈,唯冀以桑榆之景,親覩收京,得隨我英明偉大之 總統蔣公重返故都,於願足矣。陸放翁詩,已卜餘年見太平,特爲誦之。

◆ ◆ ◆ 以上全文完 ◆ ◆ ◆

    以上《夷午九十回憶錄》,是以《資政衡山趙夷午先生九秩華誕專輯》(台北)所收同名内容全文爲底本完成數位化處理。網際網路首發◆析世鑒◆:

http://boxun.com/hero/xsj.shtml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析世鑒】製作組,提醒任何意圖對【析世鑒】有關發佈內容做再傳播者,請務必閱讀我們關於【析世鑒】發佈內容的各項聲明:

http://boxun.com/hero/xsj2

★【析世鑒】製作組,強烈鄙視任何未經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或著作財產權受讓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關出版資訊等(例如:期刊名稱、期數;圖書名稱、出版機構等。)的轉發者及其相關行爲。

★ 囿於時間與精力,【析世鑒】所收數位文本之校對未能一一盡善,鲁鱼亥豕諒不能免,故我們忠告任何企圖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鑒】文本内容的讀者,應核對有關文章之原載體並以原載體文本内容爲準,以免向隅。

★ 除特別說明者外,【析世鑒】收入的數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鑒】製作組完成數位化處理。

(趙恒惕: 夷午九十回憶錄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上一页][目前是第4页]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2月1日,工人代表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为抗议吴佩孚的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李震瀛、杨德甫等主要领导人在江岸指挥全局;高斌、姜海士、刘文松在郑州,吴汝铭、史文彬、洪尹福在长辛店,林祥谦、罗海城、曾玉良在江岸执行总工会的命令。信阳负责的是分工会委员长胡传道和副委员长、共产党员徐宽, 新乡负责人是分工会委员长杜石卿,彰德负责人是分工会会长、共产党员戴清屏。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京汉线全路开始了大罢工。 京汉铁路上的技术工人大多属于外来人口。 杨德甫是湖北帮帮首,曾到日本留学,因工龄长、手艺好、徒弟多而享有较高威望。林祥谦则是福建帮首领。 https:// acftu.org/wjzl/gysl/gysy 最早到达江岸车站的铁路工人中有一批是来自福建马尾造船厂的,在他们的介绍下,京汉铁路的福建籍工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福建帮。福建帮帮首林祥谦就曾在马尾船厂当钳工,后通过在京汉路工作的妹夫周连城和几位同乡的介绍,林祥谦及其父亲、弟弟先后来到京汉铁路工作……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张国焘、邓培等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第199页。) 这次大会及列宁与中国代表的谈话对中共从事铁路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工运工作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只有铁路工人、海员、矿工为三个有力的分子”,进而提出组建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铁路工、矿工、海员三个产业的三角同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后,中共利用吴佩孚“保护劳工”的政治主张,通过交通部向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六条铁路派遣了六名密查员,作为中共在各路开展工运工作的特派员,主要目的是发动各路群众,建立工会组织。张国焘甚至认为,中共是以北方铁路工人运动起家的。 ,约占全国罢工人数的1/7以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的赞

徐光英總參謀長徐光英葉挺參謀長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軍統

徐光英(1899年-1984年),字樹屏,廣東省海陽縣(今潮安)浮洋鎮徐隴村人,中共早期高級軍事幹部。軍統元老。[1] 生平 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後到西班牙讀軍事。1922年8月轉入中共旅歐支部。 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1927年3月參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為暴動指揮部五人團成員,負責工人糾察隊的武裝訓練與指揮。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任第11軍第24師(師長葉挺/古勛銘,黨代表顏昌頤)參謀長。南昌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徐光英負責繪製行軍路線圖一直做到江西南部尋烏縣。1927年9月23、24日分別攻克潮州、汕頭後(史稱「潮汕七日紅」),李立三任汕頭市公安局長,未到職前由徐光英代理公安局長。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為首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共10項處分:[2]徐光英因在汕任公安局長時,取締工人擅自逮捕並殺乘機搶劫貧民三人,應處以留黨察看一年之處分。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起義軍總指揮葉挺,副總指揮葉劍英,總參謀長徐光英,副官陳賡,師長徐向前等。徐光英率領中路起義軍(第四軍教導團第一營和工人赤衛隊第一聯隊,突襲東較場,攻克廣九車站和廣州市公安局。 左右江起義前,中共中央派一批幹部奔赴廣西,徐光英化名徐開先,協助張雲逸做兵運和軍訓。起義失敗後,徐光英脫離中共。1930年參加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出任該黨陝西省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軍統組建忠義救國軍,任參謀長。別動軍第三縱隊司令、軍統貴州息烽訓練班副主任。黃埔軍校南寧分校少將政治主任。軍事委員會軍需署少將軍需監。 1947年赴港居住。 參考文獻 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潮州人物》,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中共中央出版的《中央通訊》1927年第13期(油印本) 分類:1899年出生1984年逝世軍統局人物海陽人徐姓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1年入黨)黃埔軍校人物
  近代以来日本陆军中的三代“中国通” 2017-07-31   由 时光山人 發表于 历史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势渐强,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其“大陆政策”影响下,日军中兴起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热潮,并由此在日本陆军中产生了前后三代“中国通”。这些“中国通”作为日军侵略的马前卒,搜集情报、干预政治或是直接参与战争,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 第一代“中国通”---青木宣纯 青木宣纯 青木宣纯(1859—1924)日本宫崎县人,日本陆军中将。日本谍报界鼻祖,日本军部第一位"中国通"。总计在中国生活了28年,在北京创办了青木机关,培训了大批特工人员,也是侵华观点的最早提倡者之一。 1897年10月到1900年3月第一次任清国公使馆武官。他在北京设立特务机关,对外则以“青木公馆”的名义,广泛结交中国官绅人士。其最为得意之举莫过于取得直隶按察史袁世凯的信赖。当袁出任山东巡抚时,特邀青木前往济南协助编练新军,袁世凯经常对同僚讲:青木是“唯一可靠的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他利用与袁世凯的关系,为日本搜索俄军军情,为战胜俄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代“中国通”---坂西利八郎 坂西利八郎 坂西利八郎(1870—1950)日本陆军中将,继青木宣纯之后的日本对华谍报的第二代特务巨头,在北洋政府时期历经七代政府更迭而他始终在幕后操纵,故被称为七代兴亡的不倒翁。日本陆军中的所谓第三代中国通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本庄繁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坂西利八郎曾跟随野战炮兵第6联队参加过甲午战争。1909年以善于钻研中国问题的专长被调入参谋本部,旋即派往北京。坂西通过青木的引荐,结识了直隶总督袁世凯,应聘为北洋新军的练兵顾问兼北洋督练公所总翻译官。日俄战争期间青木宣纯调往满洲军司令部以后,所遗谍报工作即由坂西负责。1911年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参谋本部立即派坂西去北京,任公使馆武官,建立以“坂西公馆”为代号的特务机关。在北洋军阀掌担北京政府的十数年间,坂西广泛结交了北洋各派系的军阀、政客,向他们渗透日本内阁的意图,干预中国政事。 第三代“中国通”---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本庄繁 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1888-1948),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主持情报工作,继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伪“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