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李 璜: 民国七年我与毛泽东在北京往还中所得印象 [修订本]

 李 璜: 民国七年我与毛泽东在北京往还中所得印象 [修订本]

   

   

   

   

   

    我於民七的十月至十二月,在北京會見毛澤東不下十次,但我對他的印象不及對李守常的明朗。因為毛在那時的友朋聚會中,甚少發言,但偶一發言,則衝勁甚大,且相當的堅持其見。

    記得是年十月中某日午後,我從北京東安市場出來,向金魚胡同轉彎時,迎面遇見光祈【HGC:“光祈”,即王光祈。】同一個黑而瘦,身子比光祈低的青年人,光祈為我介紹,這是毛澤東君。在幾日之後,我即在愚生家與毛同席,因他已由李守常介紹,加入了「少中」;從此在愚生家的每週聚會,毛必在座。

    毛澤東那時似乎有意去法國留學。因為他第二次會見我時,即曾問我,法文好學不好學?我答他,如果有英文根底,學起來就比較容易些。那時我正被李石曾先生拉我去北京留法預備學校教初級法文;我因約毛來旁聽一下,便知道難易。毛在談話第三天,果然來學校旁聽過一次,但後就未再來聽了。

    據我數次與毛接觸的印象,其性格可能成為一個革命的實行家,而不可能成為一個理論的思想家。因為光祈隨時與新加入的會友單獨長談,我曾問光祈,毛澤東不大發議論,彼以為何如人。他答道:『此人頗重實郏苑Q慕顏習齋之為學主實行;毛曾告我,顏習齋研究防胡兵事,常周遊長城至千里之遠;而他本人為證明洞庭湖是否周延八百里,也曾步繞湖邊,走過一遭』(這個步繞洞庭的故事,毛後來到上海又曾與左舜生兄談過,可見這是他自己認為得意之作。)

    且我曾親見毛之舉措,有兩事,足以證明毛性衝動而重實行。「五四」之前,北京上海學生界已開始提倡「工讀互助」這一件事。在民七之冬,我們也在聚談「少中」會務後,便討論起來:窮學生要如何的去半工半讀法,要半天作工,半天讀書,究竟應該選擇那類工作去做?而且讀書是自修或是還要去進入學校?進入 學校,又要作工,是否來得及趕修許多必修科的課程?諸如此類的研究,大家在愚生家用餐時談論過兩次。在第二次討論時,毛澤東忽然發言說道:「不要只是說, 讓我來試行一下!你們諸位把換洗衣服都交給我來洗,無論大件小件,一個銅子一件;三天後交貨拿錢如何?」座中無人回答毛的話,而陳愚生太太在旁笑道:「我 纔不交與你去洗哩。你們這些斯文男子,是把衣服洗不乾淨的啊!」光祈見毛很難為情的樣子,接著說道:「你明天來拿我的衣服去洗罷!看你洗得乾淨麼?」後來光祈告我,果然毛澤東曾拿他的衣服去洗過一次。

    至於第二事,則因李守常請我們幾位會友去米市胡同吃烤鴨;毛澤東吃得過多,回家肚子痛,睡不成,便一時衝動,半夜寫篇短文,主張暗殺軍閥;投稿於一個留日學生們所辦的小刊物;編者也胡塗的便照登出來。這一來,引起大麻煩!北京軍警便將編輯人捉去,而追究主持人陳愚生與寫稿人毛澤東;陳毛兩人逼得立刻逃往天津租界。後由李守常託人向軍警當局緩頰,說這是年青人一時衝動亂寫出來的,並無蓄意,不足重視。那時北洋政府對於言論本來還比後來放任得多;在「五四」之前,對於青年學生的言行,也不大重視;此事纔馬虎過去,而毛澤東同著陳愚生又回到了北京。——此事事後還曾引起上海會友來信責難,認為本會會友目前不應輕言政治的行動主張。

    據上面我親見的兩事,就足見毛澤東的性格與其為人。那時他已是二十五歲了;因被環境所限,故他讀書不多,而中西學識的根底那時都很差;但其頭腦之欠冷靜,而偏向於實行一面,這是給我印象甚深的。所以他一聞李守常之說,對於俄共的理論及其實際,李都還沒弄清楚,而毛便自稱「受李領導,而迅速的向馬克斯主義轉變」。其實,毛既不懂外國文,而那時馬克斯的「共產黨宣言」都還未譯成中文(這本小冊子是次年一九一九才由陳望道初譯出來,在上海印行的),他又何能了解馬克斯主義,而向之轉變呢!毛也自承,他在一九一九年冬,方才在上海第一次讀到「共產黨宣言」,同時並向陳獨秀請教過。據史諾所述,毛對史諾說: 「在這次會見陳獨秀,無疑的是他這一生最重要的時候。」(見史諾的「紅星照遍中國」書中一三九—一四○頁)但毛在會見陳之前,毛已曾回長沙辦週刊,宣傳共產主義,其刊物名叫「湘江評論」,於一九一九的七月創刊,只出五期,八月中即被封禁。

    我於民七(一九一八)十二月十五日離開北京,去到上海,在上海沒有住到幾天,便搭法國郵船赴法國留學去了。但我在北京見著李守常與毛澤東,他們並未了解俄國及俄共革命的情形,就這樣或想利用或憑衝動的宣傳起來,我認為甚為危險。因此我在上海臨行前夕,寫了一封「留別少年中國學會同人」書,寄與北京王光祈。在信中,我曾批評馬克斯的階級鬥爭的學說以及馬克斯所提倡「工人無祖國」的世界革命曾行之無效;並且認為俄共十月革命,甚為殘酷,盼「少中」同人善為擇別,不宜盲從云云。此信被光祈發表在一九一九年三月「少年中國學會會務報告」第一期上,我早已忘卻。不料中共在大陸出版的「歷史研究」一九六五年五月號上,有李義彬作的「國家主義派的形成及其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反動活動」一文裡,清算國家主義派,而首先及於我,把我這封「留別少年中國學會同人」的書信提了出來,他說:「早在一九一九年初,馬克斯主義在中國開始傳播時,李璜便惡毒的攻擊馬克斯主義,反對中國人民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他並誣蔑社會主義是一種『假道德』。胡說馬克斯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和十九世紀歐洲無產階級的同盟罷工,不知連累了多少平民。」(案李所指的『胡說』係我所說的一八四八的巴黎工人革命與一八七一的人民工社事件,李並未了解到。)李並接著說:「李璜惡毒地誹謗偉大的十月革命,說它是彼此相殺,鬧得無有人道了。他希望中國不再蹈一八四八年和今日俄國社會革命的現象。」作者李義彬在這大段話後,「註」明見李璜「留別少年中國學會同人」,載少年中國學會會務報告第一期,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印行。

    總之,我反對馬克斯主義與俄共革命甚早,完全係根據民七在北京所閱之法文書報,憑理性判斷的結果,而不像當時毛澤東並未有研究,而只憑衝動,對馬克斯主義一知半解都還說不上,便敢於回長沙辦刊物宣傳了起來!

   

   

   

   

   ■■■■■■■■■■■■■■■■■■■【以上全文完】

   

    以上《 民国七年我与毛泽东在北京往还中所得印象》,标题为HGC所拟,原题为《我與毛澤東在民七往還中所得印象》,是以《传记文学》总第95号同名内容全文光盘版文本为发布底本;原收入HGC在“独立评论”及“罕见奇谈”发布的【成败之鉴·中共首脑 2 】,收入博讯析世鉴时对原发布内容沿袭光盘版文本的若干文字与标点讹误作了订正。

   

    ◆除特别注明者外,析世鉴各系列内容均是由HGC成员完成数字化处理与发布制作。

    ◆除特别注明者外,凡简体字发布内容,原文均为繁体字。除有时对若干内文标题序数作技术性处理及将繁体字原文转换为简体字外,HGC成员对所有发布内容的正文均未作任何改动。凡原文固有讹误,均一任其旧不作改动,另在发布文本中以符号“【 】”插入HGC校勘说明。

    ◆欢迎转载析世鉴各系列内容以广流传,但请务必保留原著有关重要信息(如发表原文的期刊名称与期数等)并阅读HGC关于发布内容版权的声明!

    ◆析世鉴各系列内容,HGC成员在且仅在博讯、新海川及海纳百川进行发布。转发者从以上三地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2月1日,工人代表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为抗议吴佩孚的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李震瀛、杨德甫等主要领导人在江岸指挥全局;高斌、姜海士、刘文松在郑州,吴汝铭、史文彬、洪尹福在长辛店,林祥谦、罗海城、曾玉良在江岸执行总工会的命令。信阳负责的是分工会委员长胡传道和副委员长、共产党员徐宽, 新乡负责人是分工会委员长杜石卿,彰德负责人是分工会会长、共产党员戴清屏。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京汉线全路开始了大罢工。 京汉铁路上的技术工人大多属于外来人口。 杨德甫是湖北帮帮首,曾到日本留学,因工龄长、手艺好、徒弟多而享有较高威望。林祥谦则是福建帮首领。 https:// acftu.org/wjzl/gysl/gysy 最早到达江岸车站的铁路工人中有一批是来自福建马尾造船厂的,在他们的介绍下,京汉铁路的福建籍工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福建帮。福建帮帮首林祥谦就曾在马尾船厂当钳工,后通过在京汉路工作的妹夫周连城和几位同乡的介绍,林祥谦及其父亲、弟弟先后来到京汉铁路工作……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张国焘、邓培等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第199页。) 这次大会及列宁与中国代表的谈话对中共从事铁路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工运工作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只有铁路工人、海员、矿工为三个有力的分子”,进而提出组建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铁路工、矿工、海员三个产业的三角同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后,中共利用吴佩孚“保护劳工”的政治主张,通过交通部向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六条铁路派遣了六名密查员,作为中共在各路开展工运工作的特派员,主要目的是发动各路群众,建立工会组织。张国焘甚至认为,中共是以北方铁路工人运动起家的。 ,约占全国罢工人数的1/7以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的赞

徐光英總參謀長徐光英葉挺參謀長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軍統

徐光英(1899年-1984年),字樹屏,廣東省海陽縣(今潮安)浮洋鎮徐隴村人,中共早期高級軍事幹部。軍統元老。[1] 生平 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後到西班牙讀軍事。1922年8月轉入中共旅歐支部。 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1927年3月參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為暴動指揮部五人團成員,負責工人糾察隊的武裝訓練與指揮。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任第11軍第24師(師長葉挺/古勛銘,黨代表顏昌頤)參謀長。南昌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徐光英負責繪製行軍路線圖一直做到江西南部尋烏縣。1927年9月23、24日分別攻克潮州、汕頭後(史稱「潮汕七日紅」),李立三任汕頭市公安局長,未到職前由徐光英代理公安局長。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為首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共10項處分:[2]徐光英因在汕任公安局長時,取締工人擅自逮捕並殺乘機搶劫貧民三人,應處以留黨察看一年之處分。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起義軍總指揮葉挺,副總指揮葉劍英,總參謀長徐光英,副官陳賡,師長徐向前等。徐光英率領中路起義軍(第四軍教導團第一營和工人赤衛隊第一聯隊,突襲東較場,攻克廣九車站和廣州市公安局。 左右江起義前,中共中央派一批幹部奔赴廣西,徐光英化名徐開先,協助張雲逸做兵運和軍訓。起義失敗後,徐光英脫離中共。1930年參加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出任該黨陝西省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軍統組建忠義救國軍,任參謀長。別動軍第三縱隊司令、軍統貴州息烽訓練班副主任。黃埔軍校南寧分校少將政治主任。軍事委員會軍需署少將軍需監。 1947年赴港居住。 參考文獻 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潮州人物》,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中共中央出版的《中央通訊》1927年第13期(油印本) 分類:1899年出生1984年逝世軍統局人物海陽人徐姓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1年入黨)黃埔軍校人物
  近代以来日本陆军中的三代“中国通” 2017-07-31   由 时光山人 發表于 历史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势渐强,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其“大陆政策”影响下,日军中兴起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热潮,并由此在日本陆军中产生了前后三代“中国通”。这些“中国通”作为日军侵略的马前卒,搜集情报、干预政治或是直接参与战争,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 第一代“中国通”---青木宣纯 青木宣纯 青木宣纯(1859—1924)日本宫崎县人,日本陆军中将。日本谍报界鼻祖,日本军部第一位"中国通"。总计在中国生活了28年,在北京创办了青木机关,培训了大批特工人员,也是侵华观点的最早提倡者之一。 1897年10月到1900年3月第一次任清国公使馆武官。他在北京设立特务机关,对外则以“青木公馆”的名义,广泛结交中国官绅人士。其最为得意之举莫过于取得直隶按察史袁世凯的信赖。当袁出任山东巡抚时,特邀青木前往济南协助编练新军,袁世凯经常对同僚讲:青木是“唯一可靠的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他利用与袁世凯的关系,为日本搜索俄军军情,为战胜俄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代“中国通”---坂西利八郎 坂西利八郎 坂西利八郎(1870—1950)日本陆军中将,继青木宣纯之后的日本对华谍报的第二代特务巨头,在北洋政府时期历经七代政府更迭而他始终在幕后操纵,故被称为七代兴亡的不倒翁。日本陆军中的所谓第三代中国通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本庄繁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坂西利八郎曾跟随野战炮兵第6联队参加过甲午战争。1909年以善于钻研中国问题的专长被调入参谋本部,旋即派往北京。坂西通过青木的引荐,结识了直隶总督袁世凯,应聘为北洋新军的练兵顾问兼北洋督练公所总翻译官。日俄战争期间青木宣纯调往满洲军司令部以后,所遗谍报工作即由坂西负责。1911年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参谋本部立即派坂西去北京,任公使馆武官,建立以“坂西公馆”为代号的特务机关。在北洋军阀掌担北京政府的十数年间,坂西广泛结交了北洋各派系的军阀、政客,向他们渗透日本内阁的意图,干预中国政事。 第三代“中国通”---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本庄繁 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1888-1948),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主持情报工作,继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伪“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