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迟: 济南变色前的一段内幕——王耀武与吴化文各怀鬼胎误大事
民三十七年(一九四八)九月,中共軍攻陷濟南,生俘王耀武。接着徐州外圍之新安鎮、運河車站、以及峄縣、棗莊、臨城、韓莊、沭陽、邳縣、郯城、台兒莊、臨沂等地,相繼被共軍所攻佔;於是,便揭開了「徐蚌大戰」之序幕。
攻濟打援:毛泽東得意語
毛澤東於其選集第四卷「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一篇中,對於中共軍攻佔山東省城濟南,曾有如下一段之記載:
「攻濟打援:是指一九四八年九月中旬人民解放軍在濟南戰役中所採取之作戰方法,濟南是國民黨在山東地區的戰畧要地。國民黨以第二綏靖區的十一萬餘人守備濟南。同時以配置徐州地區之主力二十三個旅,約十七萬人,隨時北援。華東野戰軍以七個縱隊組成攻城集團,以八個縱隊組成打援集團。九月十六日晚,我軍(毛澤東筆下之中共軍也)對濟南守敵攻擊,經八晝夜連續攻擊,於廿四日全部殲滅守敵(內有一個軍起義),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由於我軍迅速攻克濟南,徐州之敵,未敢北援。」
觀乎毛澤東選集所記載而言,中共當年攻畧濟南係採兩面戰法:以七個縱隊攻城,即所謂「攻濟」也;而另以八個縱隊堵截援軍,即所謂「打援」也。其實,共軍之攻陷濟南,絕非憑其軍事力量,實係藉其渗透之間諜作用;更乘國軍内部因諘杉桑髯詾閼穑炝钪泄曹姴粍诙@。因當時濟南之圍城、攻城以至巷戰,國軍僅以一師兵力相抗,補給則以濟南飛機場失守而告中斷,援軍則以共軍截路而難達,孤軍苦鬥,城雖陷落,然亦足反映國軍之勇於作戰。獨惜王耀武竟任用共諜廖某為主管作戰部門,又以調遣部隊未得其當,卒至以身陷敵。
疲於奔命:吳化文萌異志
當時濟南城為第二綏靖區司令部所在地,其部隊:一為整編第八十四師吳化文部;一為第十二軍霍守義部;一為整編第七十三師。據筆者所知,是時整編八十四與七十三兩師均係裝備優良、軍容雄壯之勁旅,整編第八十四師吳化文部原駐守兗州(汪政權時代,吳化文原為偽和平軍,勝利前夕反正,歸順中央)。是年八月間(民卅七年)因濟南受共軍四面緊迫之威脅,王耀武乃調吳化文部來濟南增防。改調霍守義部防守兗州,王氏此一調動,表面理由為以吳部較為精良之故。詎知共軍當時之攻濟南,實為聲東擊西,吳化文率部離兗後,共軍乃迅集全力猛撲兗州,霍守義部抵抗力竭,向王耀武乞援。王氏不得已,又派吳化文部回師赴援兗州,不料吳部在返兗途中,却遭遇大部共軍半途突擊横截,吳部匆遽應戰,遂多損折。甫經一次突襲,吳部尚勉可且戰且走,向兗州前進;而陳毅所部早已預佈圈套,接连地二次三次不斷猛施腰擊,吳部節節應戰,致喪亡士兵一個旅之眾,而兗州終告淪陷,霍守義亦被俘。
吳化文原本駐防兗州甚久,其官兵眷屬全居兗州,當其奉王耀武命令開拔赴濟南,軍眷並未随行。今兗州被中共佔領,眷屬盡皆落入共黨之手,加以所部損傷如是之眾,其內心之憤恨可知。吳氏認為純因王耀武之調遣不當,致有此失,因王耀武既不使吳部守兗州於前,則不應再調吳部救兗州於後,明知霍守義部戰力有限,不足以抗傾巢之共軍,則不應調吳部往濟南。如是步伐凌亂,何以克敵?况吳化文所部之全軍眷屬及其資財俱在兗州,則上自吳氏本人以及官佐士兵,其心皆在兗州,若欲舆眷屬會聚與保持其各人资財,勢不願再與共軍戰鬥,以增加全體軍眷之危險,至此,吳部士氣遂告完全動搖。
一封密電: 廖蔚文作說客
吳化文部以兗州已失,中途又遭突襲,方在徬徨動搖之際,王耀武居然又令其率部返濟接防。該時濟南已瀕孤立,王氏調民防部隊為最外綫;而以吳部精銳居第二綫,即保衛飛機場及鐵路公路之主要防綫;另以七十三師駐紮内綫扼守市中心區。此種部署雖未可厚非,無奈吳對王氏已芥蒂於心,認王氏此種佈置,係以雜牌隊伍視吳氏,故將吳部置於戰鬥必爭之地,疑其有假敵殲我之意。適於此際南京中樞方面忽得真確情報,於九月十四日致密電予王耀武,告以吳化文部軍心動搖情形,並着速謀監視,最好能消除其叛變意向,並飭注意防務,不為吳部而影響抵抗力量;倘吳部確有叛變實跡,准予便宜處置等語。王氏閱電後,不勝驚惶。立與其参謀長商量,决遵照中樞指示辦理,並交由第三處核辦。
第三處為作戰處,為第二綏靖區之作戰中心,所有攻守計劃、部隊調遣、防地及兵力部署等等均屬之。
當時的第三處處長廖蔚文,曾隨沈鴻烈、牟中珩等任職,原籍山東,外貌勤慎迂謹,素為長官所器重。抗日時期,曾在山東參加地下工作,並打游擊,所以廖蔚文早於抗日期間即參加共黨,一直潜伏於魯省軍界中服務,平常决不稍露鋒芒。此次王耀武委為綏署第三處處長,亦以廖蔚文謹慎持重,但為時只數月耳。
廖氏得王耀武交辦之中樞密電後,深知吳化文意向,以為機不可失。廖本人原擬在第三處再留一時期,以便將各項重要戰畧戰術,盡情報告中共,但又念及倘使吳化文率部投向中共,則取濟南將易如反掌,乃持原電逕至機場防地密晤吳化文。廖氏先向吳表露自己身份,並反覆論述濟南必失;一面盛稱中共德政,對吳部許其仍回防兗州,詳陳利害。此項策反工作,亦正中吳氏下懷,於是由廖氏先行潜赴共區聯系,談妥條件,於九月十六日中午,吳化文正式叛變,先率部向鲁西開拔。
困守孤城:王耀武沒奈何
王耀武得吳化文叛變情報之同時,而綏署之第三處處長廖蔚文亦携去各種重要文件,宣告失踪,王知大勢已去。即晚共軍果然大舉來犯城池,外綫民防部隊奮勇抵抗,至十七日晚潰退,至於飛機場、火車站、公路局車站等,均被共軍不費一槍一彈而全部佔領。十六日王耀武猶決定死守待援,急電中央報告並請援,無奈困守弧城,補給無路,中央雖曾空運支援,並擬於十七日運兵一團來援;但至十八日空運至濟南上空時,飛機與地面,失却聯系,知國軍業已棄守,中央飛機折回,自此空援亦絕。王耀武惟據城苦鬥,延至九月廿四日濟南城破,王耀武束手被俘!
濟南之失,實關係於國共徐蚌大戰至深且鉅,在兵敗如山倒之情況下,任誰亦難挽劫運!而吳化文之部隊,後於一九四九年(民卅八)七月被中共調至浙江省鎮海縣沿海一帶,飭令以小木舟渡海進攻舟山,所部二萬人,在一月餘時,但見其乘小舟入海,終未見其回來,皆葬身於大海矣。二十年來王耀武與吳化文在大陸渡降將生活,回溯往事,當亦有悔於當初歟?
■■■■■■■■■■■■■■■■■■■■【以上全文完】
以上《济南变色前的一段内幕——王耀武与吴化文各怀鬼胎误大事》,是以《春秋》雜誌總第334期(1971年)同名内容为发布底本完成数字化处理。
首发析世鉴。
◆如欲转载析世鉴各系列内容以广流传,请务必保留原著有关重要信息(如发表原文的期刊名称与期数等)并阅读HGC关于发布内容版权的声明!
◆除特别注明者外,凡简体字发布内容,原文均为繁体字。除有时对若干内文标题序数作技术性处理及将繁体字原文转换为简体字外,HGC成员对所有发布内容的正文均未作任何改动。凡原文固有讹误,均一任其旧不作改动,必要时另在发布文本中以符号“【 】”插入HGC校勘说明。
◆除特别注明者外,析世鉴各系列内容均是由HGC成员完成数字化处理与发布制作。
◆阐发个人历史见解、与他人分享网际网路所无文献,请至彰往考来——
http://www.peacehall.com/cgi-bin/forum/bbs.pl?id=zwkl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