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楊 森: 抽大煙、種鴉片、鑄假幣、濫嫖娼的朱

 楊 森: 抽大煙、種鴉片、鑄假幣、濫嫖娼的朱德

   

   

   

   

★【析世鑒】製作組,提醒任何意圖對【析世鑒】有關發佈內容做再傳播者,請務必閱讀我們關於【析世鑒】發佈內容的各項聲明: http://boxun.com/hero/xsj2

   

★【析世鑒】製作組,強烈鄙視任何未經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或著作財產權受讓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關出版資訊等(例如:期刊名稱、期數;圖書名稱、出版機構等。)的轉發者及其相關行爲。

   

★ 囿於時間與精力,【析世鑒】所收數位文本之校對未能一一盡善,鲁鱼亥豕諒不能免,故我們忠告任何企圖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鑒】文本内容的讀者,應核對有關文章之原載體並以原載體文本内容爲準,以免向隅。

   

★ 除特別說明者外,【析世鑒】收入的數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鑒】製作組完成數位化處理。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抽大煙、種鴉片、鑄假幣、濫嫖娼的朱德

   

楊 森

   

   

   

   

   

前 言

    余幼讀經史子集,對於以遂生行仁爲中心之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即有深刻認識。嗣入順慶府中學,暨陸軍軍官速成學堂,於科學新知,及軍事韜鈐,亦薄有 造詣。在速成軍校時即加入本黨,爲同盟會會員,服膺以遂生行仁爲中心思想之三民主義甚深。嗣後余繼續典軍瀘縣,繼升四川督理軍務,其時適爲民國十年至十三年之間,四川文教思想,紛歧錯雜,吳虞高呼打倒孔家店於前,吳玉章、蕭楚女等共黨,又來川宣傳赤化於後。余在成都主持全川軍政,倡辦市政,展築公路,振興文教,舉凡一切近代化之新政,及科學化之設施,無不迎頭趕上。國外留學生及本國各國立、省立、私立有名大學畢業生,聞風願入吾幕工作,或其領導之機構服務者,車載斗量。當時毀我者,謂我秘書成連,不免流品複雜。余則引爲勝友如雲,群英入彀,爲最足欣慰之事。惟余所好者爲真龍而非葉公之龍,凡亂苗之莠,亂朱之紫,皆在摒棄之列,而對共產主義,唯物思想,尤爲深惡痛絕。換言之,余之用人標準,悉以思想純正,真才實學,熱心建設者爲主,凡思想左傾,而心存叵測,欲藉掩護其邪惡政治活動者,皆所不容,故本軍文武幹部,始終服膺三民主義,絕無共產黨羼入,數十年如一日焉。

   

    十三年,國民黨改組,一部份黨人,爲一時權宜之計,有容共擬議。野心左傾份子,聞余典軍主政,皆爭趨之。而蜀中僻處西陲,不涉足中原政爭,所轄區 域,又尚能保持安定,於是共黨吳玉章、蕭楚女輩,皆偽裝潛伏教育界活動,妄思升堂入室,打入軍政核心。而頭腦左傾軍人,如劉伯承,則在第一軍暗長潛滋。朱 德,則在川滇邊區中伺隙投機。余之戍區,則以篤信三民主義,思想堅定,所有軍政幹部,未受赤化絲毫影響,木未朽而蠢何由生,理宜然也。

   

   

   

匪酋朱德出國前後和其運動二十軍部隊

   

(一)朱德無行種鴉片鑄假幣刮地皮無所不爲

    匪酋朱德,爲四川之儀隴縣人,當彼在昆明、雲南講武堂學習時,余以參加第二次革命,被洪憲餘孽川督胡文瀾通緝,適朱匪肄業雲南講武堂,亦流亡在滇,即與之相識。嗣又同在滇軍部隊工作,而彼之職位,始終低余一級。滇軍因討袁來川,朱德時任旅長,駐防川南之納谿合江等縣,德即據地稱雄,以酋長自居。 在其戍區內,提倡種鴉片煙,滿山滿谷,罌花遍地。更將原行之當十當二十銅元,改鑄當爲五十當百銅元,預征錢糧至民國三、四十年。並授意部屬,綁票勒贖富民,將川南窮鄉僻壤括至入土三尺。本人又抽大煙、打麻雀、濫嫖娼妓,凡是腐化黑化之一切行爲,無不應有盡有。其姻兄周官和,曾勸其懺悔罪惡,放下屠刀,信仰佛教。兩人具名曾在成都昭覺寺上一匾額,金碧輝煌,大書人天共仰四字,皆爲事實。殊朱匪劣根成性,不證人天共仰之佛法,即於是時受川南陳皮袁暴動影響,遂決心留學德國,實行加入第三國際領導之共產黨,學操刀殺人,魚肉群衆,口裏唸彌陀,心中蛇巢窠,其朱德之謂歟。

   

(二)派充本軍黨代表秘密運動部隊

    當朱酋由德回國,適在共黨正潛伏本黨作寄生蟲,企圖借屍還魂之時。鄧演達在武漢作總政治部主任,縱橫捭闔。滲透顛覆,用心毒辣,對國民革命軍部隊 實力,尤爲爭取之對象。偵得朱德與余有舊,在滇軍中曾一度受余指揮,欲透過此種關係,藉此拉攏,遂即由鄧派其赴本軍任黨代表,並夾帶一批左傾嘍囉,約數十人,住萬縣興隆街寶隆洋行二十軍政治部內。朱則單獨寓居於梁山商人蔡子莊家中。竟日開會,行蹤詭秘。也在戍區內,組訓農工婦女群衆,大吹馬列主義,高喊打倒帝國主義,武力民衆化等口號。舉凡萬縣之西較場、公立圖書館、西山公園等處,皆其集會組訓場合,藉以打開群衆路線。並利用川北同鄉鄉土關係,秘密運動我十四師雷忠厚旅某營連長,及某士兵若干人,暗中加入共產黨,教以匪黨各種叛變策略,鬥爭技術。並秘密分向各部隊盡量發展,蛛絲馬跡,值得令人懷疑之處極多。余據諜報,早已派人暗中釘梢。某日凌晨,余在萬縣太白嚴山下之白莊寓廬,正作健身運動,闡者啟告朱德來謁,余接見之於於花園內之茅亭中。彼先向我瞎吹馬列學術思想,如何偉大,蘇俄政治軍事,如何進步。不久又說惠公治軍,應懂得近代練兵技術,如能交一個步兵師的兵與我訓練,由我授以各種特殊技能,必可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倘能將所有部隊,均交我照此方法輪番訓練,將來你的軍隊,一定一日千里,突飛猛進。你的事業,一定飛黃騰達,前程不可限量。我一聽其言,又證以平日鬼祟行動,顯然其中必有蹊蹺。我當時只唯唯否否,將他含糊下去,心中卻仔細思量,一人當十當百,不是撒豆成兵的神兵,便是巫術惑衆的共產黨,於是庚續再密遣心腹,詳加偵察,則知朱德已將我駐紮萬縣果園之十四師某營官兵,運動成熟,人數爲二十三。余即以毒蛇蟹手壯夫斷腕之手段,嚴厲處置,手令十四師旅長雷忠厚,及軍執法大隊長楊漢印,會同逮捕所有人犯,交軍法處審訊,均各證據確鑿,供認不諱,當即驗明正身,綁赴雞公嶺倒板黃桷樹下刑場,執行槍決,叢葬於雞公嶺之附近,以昭烱戒。朱德知馬腳已露,其計不售,乃一局不行,再易一局,棄本軍黨代表,潛逃江西南昌,依其舊同學江西主席朱培德。朱先生不察底蘊,竟爲其花言巧語所惑,遂以南昌公安局長畀德,並撥步槍二、三千枝,使其組織軍事警察因之朱德乃能將省垣公安部隊人槍,攜逃井崗山,與毛匪澤東合夥,建立中共匪幫之原始根據地。識者頗佩余洞燭奸宄,有先見之明,余則深悔當時當斷不斷,未能殲滅此魁渠,斬草除根,竟使豎子成名,其事甚小,而不幸爲國家民族,養癰遺患,則爲害甚大,每憶及此,無限慚悚。

   

   

   

   

   

   

◆ ◆ ◆ 内容完 ◆ ◆ ◆

   

    以上《抽大煙、種鴉片、鑄假幣、濫嫖娼的朱德》,標題爲◆析世鑒◆製作組所擬,是以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傳記文學》雜誌總第183號所刊之楊森回憶錄《九十憶往(二)》同名各節内容光碟版文本爲發佈底本,收入◆析世鑒◆時據印刷本訂正了光碟版文本的若干訛誤。校訂本網際網路首發◆析世鑒◆。

   

    閲楊森、李文彬有關朱德的回憶,建議讀者併閱朱德親著回憶錄《朱德自述》(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相關內容,以收兼益。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孫連仲 [ 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陸軍二級上將 孫連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出生 1893年2月2日   大清 直隸省 保定府 雄縣 逝世 1990年8月14日(97歲)   中華民國 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保定舊制學堂 軍事背景 服役 國民革命軍 經歷 顯示▼ 孫連仲 (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 字 仿魯 , 直隸省 雄縣 (今 河北省 雄縣 )人。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馮玉祥 手下「十三太保」之一。 抗日戰爭 知名將領。 目錄 1 早年經歷 2 中年經歷 2.1 國民軍時期 2.2 抗日戰爭時期 2.3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3 晚年 4 家庭 5 參考文獻 早年經歷 [ 編輯 ] 孫連仲生於一個富農家庭。最初孫連仲有志於學問,但伴隨著清末的政治變動,孫連仲捨棄學問,轉而從軍。 中華民國 成立後,孫連仲加入馮玉祥率領的第16混成旅。因軍功而順利升進。 中年經歷 [ 編輯 ] 國民軍時期 [ 編輯 ] 1924年( 民國 十三年)10月 北京政變 後, 國民軍 成立,孫連仲被任命為國民軍第一砲兵旅 旅長 。不久,升任騎兵第二師 師長 。孫連仲的部隊是國民軍的精鋭,軍紀嚴正。後來,在北方各派的混戰中,孫連仲以善戰而著稱。 五原誓師 後,馮玉祥加入 中國國民黨 ,改稱 國民革命軍 ,孫連仲隨之參加 國民黨北伐 ,擊敗了 直軍 、 奉軍 。 1928年9月, 國民政府 設置 青海省 ,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一任 青海省政府 主席。孫連仲雖然任職時間很短,但充分發揮了其內政手腕,調整了有關當地的 回族 馬氏等複雜的民族問題,經濟建設初見端緒。 1929年8月,孫連仲轉任 甘肅省 政府主席。 其後,馮玉祥不滿 蔣介石 的裁兵政策,與 閻錫山 、 李宗仁 等人討伐 蔣軍 ,是為 中原大戰 。馮玉祥敗北後,孫連仲接受蔣介石的軍事重編,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 1931年至1934年,孫連仲參與討伐 中國共產黨 及 中國工農紅軍 的作戰。曾任 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 第九路軍司令 [1] 。 抗日戰爭時期 [ 編輯 ] 孫連仲(《 最新支那要人傳 》,1941年) 1937年(民國26年), 抗日戰爭 爆發後,孫連仲任第...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原创|发布:2017-09-09 12:18:43 更新:2017-09-09 12:18:43阅读 23990赞 310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文/刘诚龙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人,名叫苏雪林。 苏雪林比鲁迅小16岁,虽然同时代,但不同辈分,两人没同过事,按理说,他俩是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的。然而,自鲁迅覆盖“民族魂”的挽幛永远离开世界后,苏雪林就开始了骂鲁生涯,其语言之尖刻,立场之坚定,谩骂之长久,被称为“骂鲁第一人”。 以阶级斗争而言,鲁迅不能称为极端革命者,苏雪林也谈不上是极端反革命,两人为什么如此交恶?好像也找不出一个标志性事件来,苏雪林出道之初,本来是特别崇拜鲁迅的,称得上是鲁迅的粉丝,由崇鲁一变为反鲁,起因之细小,让人不敢相信。 1928年,苏雪林在文坛崭露头角,是年7月7日,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组织了一次作家派对,受到邀请的有文坛宿将鲁迅、林语堂、郁达夫,也有文学女青年苏雪林。苏氏此时借了成名作《绿天》赢得盛誉,也赢得尊严,却不料,林语堂将其引到鲁迅面前时,苏氏伸出了纤纤素手,准备与偶像亲密接触,鲁迅却没有伸出手来,只是朝她点了点头。场面突然变得尴尬起来,苏雪林脸上泛红,林语堂也面上发窘。 鲁迅与苏雪林的“握手门事件”,让苏雪林永远关闭了她对鲁迅的崇拜之门。鲁迅新故,按说可以忘却恩怨了,人都死了,还说什么呢?苏雪林却不惜犯了不对亡灵说不是之忌,写了《致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专攻鲁迅“私人行为”,谩骂的调门相当高,连苏氏的老师、鲁迅的论敌胡适也觉得过火,劝她“旧文字的恶腔,我们应该深戒”。 而苏雪林莫说深戒,浅戒也不戒,从此拉开了其半生骂鲁生涯,骂鲁迅是“诚玷污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邪小人”,刻薄之极,无出其右。 抛开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从人的性格弱点来看,上世纪学界大家之间的人群撕裂,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因。苏雪林与鲁迅,其中固然有政治与思想立场因素,但其个人性格也不可小觑。在苏鲁之间,苏雪林的小家子气毕现无遗,而其他大家呢?是不是都是胸...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2月1日,工人代表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为抗议吴佩孚的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李震瀛、杨德甫等主要领导人在江岸指挥全局;高斌、姜海士、刘文松在郑州,吴汝铭、史文彬、洪尹福在长辛店,林祥谦、罗海城、曾玉良在江岸执行总工会的命令。信阳负责的是分工会委员长胡传道和副委员长、共产党员徐宽, 新乡负责人是分工会委员长杜石卿,彰德负责人是分工会会长、共产党员戴清屏。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京汉线全路开始了大罢工。 京汉铁路上的技术工人大多属于外来人口。 杨德甫是湖北帮帮首,曾到日本留学,因工龄长、手艺好、徒弟多而享有较高威望。林祥谦则是福建帮首领。 https:// acftu.org/wjzl/gysl/gysy 最早到达江岸车站的铁路工人中有一批是来自福建马尾造船厂的,在他们的介绍下,京汉铁路的福建籍工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福建帮。福建帮帮首林祥谦就曾在马尾船厂当钳工,后通过在京汉路工作的妹夫周连城和几位同乡的介绍,林祥谦及其父亲、弟弟先后来到京汉铁路工作……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张国焘、邓培等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第199页。) 这次大会及列宁与中国代表的谈话对中共从事铁路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工运工作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只有铁路工人、海员、矿工为三个有力的分子”,进而提出组建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铁路工、矿工、海员三个产业的三角同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后,中共利用吴佩孚“保护劳工”的政治主张,通过交通部向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六条铁路派遣了六名密查员,作为中共在各路开展工运工作的特派员,主要目的是发动各路群众,建立工会组织。张国焘甚至认为,中共是以北方铁路工人运动起家的。 ,约占全国罢工人数的1/7以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