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斫鉴·張發奎: 中共廣州暴動之回憶·王唯廉: 廣州暴動史·翠 芬: 廣州暴動目擊記·李漢魂: 民國十六年剿共護黨之役·鄧文儀: 旁觀共產黨廣州暴動▼▼◆ 南府政爭 • 粤桂戰爭 ◆△·黄旭初: 十六年粤桂戰爭的因果▼▼◆ 南府奠基 • 東北易幟 ◆△·戢翼翘: 东北易幟與楊、常之死▼▼◆◆ 軍界聞人 • 粤系人物 ◆◆▼◆ 張發奎 ◆△·王唯廉: 張發奎的成功與失敗(外一種)▼◆ 李濟琛 ◆△·大 宇: 李濟琛的屠功戮業(外二種)▼◆ 陳銘樞 ◆△·漁: 關於陳銘樞▼◆ 蔡廷鍇 ◆△·萃: 蔡廷锴底『尾巴』▼▼◆◆ 中共領袖 ◆◆▼◆ 瞿秋白 ◆△·陳碧蘭: 我所認識的瞿秋白·譚 公: 瞿秋白與楊之華·田 荷: 瞿秋白與楊之華的一段孽緣·任 博: 瞿秋白躲在上海紫霞路的時候·老 記: 憶當年與瞿秋白在獄中一段問答·簾外風: 瞿秋白獄中寫給郭沬若的信 〖校勘補註本〗▼◆ 張國燾 ◆△·木 眞: 張國燾事略·王健民: 張國燾訪問記·蔡孟堅: 張國燾夫婦慨談今昔▼◆ 李立三 ◆△·李金髮: 創造立三路線之李隆郅·談一中: 李立三的故事·天 呼: 關於李立三的源源本本▼◆ 朱 德 ◆△·楊 森: 抽大煙、種鴉片、鑄假幣、濫嫖娼的朱德·李文彬: 朱德其人其事·王唯廉: 朱德的回憶·王唯廉: 「朱毛」底起源▼◆ 毛澤东 ◆△·現代國家: 談毛澤东的怪想·李 璜: 民國七年我與毛澤东在北京往還中所得印象·白 瑜: 湖南第一師範與校長易培基·白 瑜: 補說長沙罷學運動及其它·白 瑜: 湖南五四運動、驅張運動與毛澤东的發迹·黃季陸: 比例選舉制的爭辯與毛澤东對民主政治的認知程度·王唯廉: 毛澤东·鐵 心: 毛澤东落草井崗山·克 誠: 毛澤东的專橫錄·許鄧璞: 毛澤东與國軍張輝讚部高級戰俘生死——謹述先父參與龍岡剿共之役脱險的一段往事▼◆ 周恩來 ◆△·宋小青: 周恩來小傳·龜 年: 武漢時代的周恩來——一個最卑鄙最庸俗的小人物·陸揭守: 周恩來逃入赤區記▼▼◆◆ 中共擴張與地方亂局 ◆◆▼◆ 江西 ◆△·袁學黃: 江西共產黨的歷史觀▼◆ 廣西 ◆△·時 花: 廣西共產黨之過去及現在·黃旭初: 韋拔羣亂东蘭禍廣西始末▼▼◆◆ 軍界聞人 • 親共人物 ◆◆▼◆ 俞作柏 ◆[列出本栏目所有内容]欢迎在此做广告
孫連仲 [ 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陸軍二級上將 孫連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出生 1893年2月2日 大清 直隸省 保定府 雄縣 逝世 1990年8月14日(97歲) 中華民國 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保定舊制學堂 軍事背景 服役 國民革命軍 經歷 顯示▼ 孫連仲 (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 字 仿魯 , 直隸省 雄縣 (今 河北省 雄縣 )人。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馮玉祥 手下「十三太保」之一。 抗日戰爭 知名將領。 目錄 1 早年經歷 2 中年經歷 2.1 國民軍時期 2.2 抗日戰爭時期 2.3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3 晚年 4 家庭 5 參考文獻 早年經歷 [ 編輯 ] 孫連仲生於一個富農家庭。最初孫連仲有志於學問,但伴隨著清末的政治變動,孫連仲捨棄學問,轉而從軍。 中華民國 成立後,孫連仲加入馮玉祥率領的第16混成旅。因軍功而順利升進。 中年經歷 [ 編輯 ] 國民軍時期 [ 編輯 ] 1924年( 民國 十三年)10月 北京政變 後, 國民軍 成立,孫連仲被任命為國民軍第一砲兵旅 旅長 。不久,升任騎兵第二師 師長 。孫連仲的部隊是國民軍的精鋭,軍紀嚴正。後來,在北方各派的混戰中,孫連仲以善戰而著稱。 五原誓師 後,馮玉祥加入 中國國民黨 ,改稱 國民革命軍 ,孫連仲隨之參加 國民黨北伐 ,擊敗了 直軍 、 奉軍 。 1928年9月, 國民政府 設置 青海省 ,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一任 青海省政府 主席。孫連仲雖然任職時間很短,但充分發揮了其內政手腕,調整了有關當地的 回族 馬氏等複雜的民族問題,經濟建設初見端緒。 1929年8月,孫連仲轉任 甘肅省 政府主席。 其後,馮玉祥不滿 蔣介石 的裁兵政策,與 閻錫山 、 李宗仁 等人討伐 蔣軍 ,是為 中原大戰 。馮玉祥敗北後,孫連仲接受蔣介石的軍事重編,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 1931年至1934年,孫連仲參與討伐 中國共產黨 及 中國工農紅軍 的作戰。曾任 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 第九路軍司令 [1] 。 抗日戰爭時期 [ 編輯 ] 孫連仲(《 最新支那要人傳 》,1941年) 1937年(民國26年), 抗日戰爭 爆發後,孫連仲任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