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吳俊升(1863—1928),1921年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俊升任第5軍軍長。1925年郭松齡反奉,吳俊升任討逆軍總司令,兼左路軍團司令,擊敗郭松齡部隊。

吳俊升(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主要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吳俊升(1863—1928),字秀峰,後字興權,又字子琴,綽號吳大舌頭,奉天昌圖人,奉系軍閥。十七歲進入遼源捕盜營。 1912年,蒙古王公勾結日本人,策動“滿蒙獨立”,吳俊升率部給其以沉重打擊。1921年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俊升任第5軍軍長。1925年郭松齡反奉,吳俊升任討逆軍總司令,兼左路軍團司令,擊敗郭松齡部隊。1928年北伐戰爭張作霖失敗後,決定息爭罷戰,退兵關外,吳俊升前往山海關迎張作霖返奉,於當年6月4日,在瀋陽皇姑屯與張作霖同時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歲。 基本介紹 中文名:吳俊升 別名:秀峰、興權、子琴,吳大舌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奉天昌圖 出生日期:1863年10月11日 逝世日期:1928年6月4日 職業:奉系軍閥 主要成就:郭松齡反奉時,將其擊敗並逮捕 職務:黑龍江督軍, 黑龍江省長 性別:男 人物生平 投身軍旅,累功升遷 吳俊升,字興權,祖籍山東濟南歷城縣,世代務農。鹹豐末年,山東年景不好,迫於生計,便遷到東北謀生,後在奉天省昌圖府(今遼寧省昌圖縣)興隆溝村落戶。清同治二年農曆八月廿九日(公元1863年10月11日)出生。吳俊升共有姐弟妹八人,他在男子中居長,下有兩個弟弟。因家貧,七八歲時便給人家放馬牧羊,十三歲去四平街慶豐當鋪做小夥計,由於性情頑劣,惹事生非,不久即被辭退。後又隨其父販過馬匹。 光緒六年(1880年),十七歲的吳俊升加入遼源捕盜營,先後做過伙夫、馬夫,三年後被編入騎兵。因善醫馬疾,為騎兵營官看中,先後升什長、哨官。他在軍中,作戰勇敢,在蒙境查乾花、昭蘇太子等地剿匪有功被多次提升,迄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官至奉天(今遼寧省)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候補總兵,與張作霖、馮德麟、馬龍潭被稱為奉天的四大軍事重要人物。 辛亥革命爆發後,吳俊升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命與張作霖等聯名致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要求勤王,盡忠清廷。 崛起奉系,統治黑龍江 民國元年(1912年)8月,吳俊升在東三省擊退了蒙古軍的進攻。翌年2月,升任奉天第二騎兵旅旅長。11月,駐紮林西,鎮壓宗社黨叛亂。民國三年(1914年)2月,授陸軍中將;3月,兼任洮遼(今洮南市)鎮守使,得封二等男爵。 吳俊升 吳俊升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吳俊升因與張作霖等共上《變更國體請願書》,被封為二等男爵。在討袁運動中,又與張作霖聯手驅逐了親袁的奉天將軍段芝貴。民國五年(1916年)10月,吳俊升在林西之戰中擊敗蒙古軍。同年,他的部隊同日本軍隊發生衝突,造成鄭家屯事件,北京政府命令他向日本方面謝罪並承諾賠償。 民國六年(1917年),第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起兵反對張作霖,吳俊升支援張作霖,將其擊敗。因為該功績,張作霖任命他為第二十九師師長。同年,北洋政府授予他一等嘉禾章。民國八年(1919年),在討伐吉林督軍孟恩遠之際,吳俊升被任命為北路總司令,和東路總司令孫烈臣夾擊孟恩遠,令其屈服。民國十年(1921年)3月,吳俊升被任命為黒龍江督軍兼署省長,晉授陸軍上將銜。 此後七年,吳俊升統治黑龍江省。他的內政手腕笨拙,而且圖謀私利,貪慾強。同屬奉系將領的張作相後來統治吉林省數年間,內政成績突出。吳俊升在黑龍江的統治與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直奉大戰,擊敗郭松齡 民國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俊升被任為奉軍後方警備。奉軍戰敗後,北京政府順從直系分裂奉系的企圖,任吳俊升為奉天督軍。而吳俊升為忠於張作霖,通電拒不受命。同年6月12日,張作霖和吳俊升在灤州宣布東三省獨立,實行聯省自治,張作霖被推舉為東三省保全總司令,吳俊升被任命為保全副司令兼黑龍江保全司令。作為黒龍江軍事訓練處督辦,吳俊升參與了奉系的軍事改革。 民國十三年(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俊升被任命為奉軍第五軍軍長,配合第二軍作戰於熱河。戰後,受命督辦黑龍江軍務善後事宜。 民國十四年(1925年),吳俊升任善後會議委員,不久,又兼任東北陸軍第十八師師長。同年11月,奉軍將領郭松齡在灤州發動兵變,先後攻占錦州、新民,逼近奉天(今瀋陽市)。吳俊升被召回奉天議事,並對張作霖言“和郭鬼子誓不兩立”。張作霖即委任吳俊升為討逆軍總司令。 吳俊升在巨流河召開軍前會議時說:“我是老粗,不懂得紅藍鉛筆在地圖上怎么劃,可我知道兩人打架,我扯誰的後腿,誰就趴下下。”在作戰部署停當後,他又做最後訓話,要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不然大家都不能存在。臨行又決定由旅長梁忠甲代理他的職務,隨即親率騎兵由遼中間道奔往郭軍司令部駐地白旗堡,到後,先燒了郭軍的軍械彈藥,糧秣倉庫,使郭松齡力窮勢絀終而潰敗。當時,吳俊升和楊宇霆主張殺掉參加叛軍的奉軍官兵,張作相和韓麟春則要求對這些官兵寬大處理,最後張作霖聽從了後者的意見。 吳俊升 吳俊升 敗回奉天,命喪皇姑屯 張作霖於事後召開會議,提出要引退讓賢,將政治交給王永江,軍事交給吳俊升。而奉系主要軍政骨幹堅請張繼續主持東北大局。但張表現得意態堅定,因事關東北局勢,會議情緒緊張。在議論中,吳俊升搖頭擺手地說:“我一天也擔任不了,你不乾,咱們一塊撂下。”又說:“誰英雄?我看我們都是狗熊,只有大帥是英雄。”逗得與會者紛紛大笑。 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應對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吳俊升和張作相主張保境安民。張作霖、張宗昌則持強硬意見。同年12月,張作霖被張宗昌、孫傳芳擁立為安國軍總司令。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張作霖自任陸海軍大元帥,以吳俊升為安國軍第七軍團軍團長。10月,吳俊升被任命為東三省邊防司令兼保全總司令。晉升陸軍上將,授將軍府“興威將軍”。當時東三省內反北洋政府以及反日的暴動頻發。吳俊升使用武力強行鎮壓,結果奉系的威信大大受損。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奉軍為北伐軍所敗,張作霖決定撤軍出關。6月3日,張作霖乘專車離京,吳俊升聞訊遠迎至山海關,二人同乘一節車廂回奉。4日清晨,行至皇姑屯附近,觸發了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車廂被炸毀,吳俊升被鐵路道釘穿入腦部,當即喪命,時年65歲。張作霖受重傷,當晚死去。 吳俊升死後,遺體先在奉天厝寄,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埋葬於昌圖縣興隆溝五龍崗。 吳俊升的外孫女為著名華裔設計師、被稱為“婚紗女王”的王薇薇(Vera Wang),美國華裔,1949年出生於紐約曼哈頓。旗下擁有多個個人品牌,如中、平價衣服及香水品牌,曾是花樣滑冰運動員。 人物評價 吳俊升的身量矮,為人粗魯。年幼時嘴受過凍傷,以致說話吐字不清,常是磕磕巴巴,唔唔、晤唔,被人戲稱“吳大舌頭”。他貌似憨庸,而心實狡黠。當其成為奉系骨幹,掌握兵權後,便大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他任黑龍江督軍時,在各地安插親信,諸如“石家二兄弟,董家三父子,趙家五虎,劉家御外甥”之流皆聽命麾下,吳對他們盡可頤指氣使。又自覺無能主持省政,即將政務推給教育廳長於駟興代行省長事。在直奉戰中,他為支付巨額軍費,不顧損害人民利益,竟動用省內大部財力,又指令黑龍江省廣信公司增發紙幣,造成地方貨幣貶值,使地方經濟受到很大影響。 吳俊升為保持奉系軍閥對東北的統治,對各地人民的反抗鬥爭進行血腥鎮壓,對—些影響局勢的事端,一概遏止,斷然扼殺。民國十一年(1922年)冬,駐防海拉爾混成二旅步兵團的兩連士兵因不滿長官剋扣軍餉,憤而攜械離隊,聲稱“寧做流寇,永不當兵。”吳俊升聞知,立即親赴海拉爾,將離隊者召回,用好言相勸,並答應補發欠餉、懲處有關人員。又說:“駐防邊境十分勞苦,應馬上換防,回省城休整。”離隊士兵聽他這樣表示,便滿心歡喜地隨他登車而返。行至五福站,吳突令停車,命兩連士兵徒手下車等候聽他訓話。士兵們下車正在整隊時,猛遭車上預伏射手襲擊,士兵們至此方知中了吳的毒計,但已逃脫不迭,倖免者只有數人。聞者無不忿恨啐罵吳之詭詐兇殘。民國十二年(1923年)吳俊升收編了數百名土匪。後因匪首們爭奪職位和匪徒們的行為不軌,吳便佯稱開會,將匪首騙至督軍公署。因先巳通知不得攜帶武器,所以他們盡皆徒手入內,剛剛就座即被捆縛,隨即全部槍決。同時派兵將駐在南大營的收編匪徒包圍,用機槍盡行擊斃。民國十七年(1928年),通化,臨江等十幾個縣農民組織大刀會。吳俊升調集兵力組織圍剿。在攻擊中誘殺了大刀會的領導者張樹聲和尹老道,有三千五百多大刀會成員和農民被殺戮(連12歲的兒童也未得逃生)。但他對日本人卻是畢恭畢敬,宣揚“中日親善” 不遺餘力。他嚴令軍警不準對日本人稍有不遜,並要盡力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民國十七年(1928年)一日本軍火商被殺,他用15000元懸賞緝捕兇手,還宜稱如由軍人捉得,則予提拔升級。平時遇有日本人來訪,不論來者是何身份,一律設宴款待並召僚屬作陪,表示誠佃,以換取日本人對他的好感。張作霖在關內軍事節節失利,急調剛剛鎮壓大刀會返防的吳俊升入關助戰,原擬4月29日調號稱“福將”的吳俊升率新進關的吉、黑兩省軍隊到德州布防,後因張宗昌退出濟南,一敗塗地。張作霖聞報急開重要會議,吳氏參加。張作霖不得不改變計畫,任命吳俊升為東三省後方總司令。張作霖鑒於大事已去,決定藉口停戰息爭退守關外。5月2日,吳俊升攜張作霖眷屬回奉。吳俊升在榆關設後方總司令部,應援撤退奉軍。 吳俊升(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主要將領) 吳俊升利用權勢在鄭家屯、通遼、洮南、齊齊哈爾等地取得二十七萬餘垧土地和很多房產,出租房不下萬餘間。在奉天、鄭家屯建有規模宏大的住宅和家廟,還在大連購置了別墅。由他獨資、合資經營的企業有雜貨店、錢莊、燒鍋、糧棧,電影院和電燈廠。在銀行有巨額存款,並保藏有大量的珠寶。他曾頗為自負的表示不讓張作霖為東北的首富。 個人嗜好 吳俊升是奉系軍閥中僅次於張作霖、馮德麟的第三號人物,集強悍、愚昧、荒唐、殘暴於一身,卻又善於玩弄權術,偽裝門面,權作斯文。他廣為蒐集字畫,自己也頗喜歡畫虎,雖然技法不高,但文人墨客一吹捧,也就畫隨人貴。他還學會寫大草“虎”字,別具一格,常用以饋贈。吳俊升不惑之年開始讀《三字經》。 吳俊升有幾樣嗜好:第一是良馬;第二是武器;第三是珍禽和猴子;第四是女人;第五是錢財。菸酒鴉片概不受用。 吳俊升 吳俊升 據稱他洮南和齊齊哈爾郊外養了良馬三千餘匹,在督軍署後院馬廄里也養著二百多匹。每日清晨,他必到馬廄看馬。有客人來,在談話中只要提到馬,他便勃然興起,與來人大談《相馬經》,末了總要邀客人一同去看馬,有時還召來精於騎術的差弁當場表演一番,他偶爾也當眾搬鞍跨馬騎一趟,這是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每入此境,便不計其他,興盡方休。 除了愛馬,他還酷愛槍枝、刀、劍。每遇新貨、珍品,便不惜重金收購。他的辦公室、客廳,居室都以馬的雕塑、繪畫,槍枝和刀劍為主要陳設。 另外,他還十分喜愛女色,對女人比起張宗昌的“姨太太隊”稍有遜色,但也三妻四妾供尋歡作樂。妓院,歌館是其經常駐足之地。他有妻妾四房,元配生過兩女,但均夭亡。後娶石氏,生有一子一女,迄元配過世便扶為正室。後又納靳氏、李氏。李年齡最小,歸吳時才14歲。後靳氏與他離異,石氏攜帶子女常住奉天,只有李氏隨在身邊。他自己的嗜好從不隱諱,曾恬然大書“自古名將愛良馬,從來美人屬英雄”的聯語(吳本不會寫多少字,這幾個字是他練熟了的),自詡為名將、英雄,更以擁美人得良馬為得意。 此外吳俊升還有特殊的癖好,就是把珍猴視為掌上明珠。堂堂督軍屬後院,大多為馬廄猴舍而占。大小珍猴成群結隊,設專人餵養,費用驚人,全由公家開銷。 吳俊升只要不外出打仗,每日清晨必到馬廄、猴舍巡視一番。他一見到猴子和馬,就興高采烈,眉飛色舞。由於吳俊升素日處理政務以喜怒為是非,任免官吏以金錢為進退,故常在馬廄和猴舍拍板定奪,這裡就成了最佳的求官行賄場所。一些無恥之徒趁此機會阿諛奉承而官運亨通,加官進爵。 相關詞條 吳俊升(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主要將領) 吳俊升(1863—1928),字秀峰,後字興權,又字子琴,綽號吳大舌頭,奉天昌圖人,奉系軍閥。十七歲進入遼源捕盜營。1912年,蒙古王公勾結日本人,策動“滿蒙獨立”,... 吳俊升(教育家) 吳俊升(1901年-2000年),著名教育家。江蘇如皋人。吳俊升生於江蘇省如皋縣車馬湖鄉。1919年如皋縣立師範學校畢業後任如師附小教員一年。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 吳俊升墓園 吳俊升出生於昌圖縣老城鎮長青村興隆溝屯一個貧民家庭,東北軍著名抗日將領。民國時期任東北三省保全代總司令,陸軍上將,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8年6月4日,同張作霖... 吳俊升真傳 《吳俊升真傳》是1997年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虹,房廣順。...... 《吳俊升真傳》是1997年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虹,房廣順。... 吳俊升全傳 參考資料 1. 吳俊升全傳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3-01-08] 詞條標籤: 出版物 , 書籍 圖集 吳俊升全傳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吳俊升(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主要頭目) 吳俊升(1863—1928),字秀峰,後字興權,又字子琴,綽號吳大舌頭,奉天昌圖人,奉系軍閥。十七歲進入遼源捕盜營。1912年,滿族王公勾結日人,策動“滿蒙獨立”,吳俊... 吳大帥府 吳大帥府,俗稱“吳大舌頭樓”,距今76年,為吳俊生任黑龍江省督軍投資建造。1999年被列為洮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為白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5月31... 吳泰勛 吳泰勛,(1912年8月-1949年12月),黑龍江人,為奉系軍閥吳俊升的獨子。抗戰期間曾投靠汪偽政府,抗戰後,繼續投靠戴笠。1949年10月15日,華北人民法院以大漢奸的罪名... 梁忠甲 梁忠甲(1887—1930),字子信,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三江口鎮,早年考入奉天中學堂、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1913年投靠吳俊升任騎兵第三團副團長,後被提升為陸軍步兵... 張作相 1907年,按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結拜為盟兄弟。盛京(瀋陽)將軍趙爾巽,將全省舊軍編成八路巡防隊,... 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 這其中的12人,即黎元洪、張作霖、閻錫山、趙倜、劉鎮華、聶憲藩、楊增新、張宗昌、吳俊升、張作相、陸洪濤、張其鍠等,原非北洋出身,但後來卻始終依附或寄生於北洋... 烏泰叛亂 吳俊升因平叛有功,10月被授予勛五位,12月獲三等文虎章一枚。烏泰叛亂的平定,不僅打擊了分裂主義勢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而且也成為民國第一件體面事,鞏固了袁世凱... 亂世梟雄(單田芳,單瑞林所著長篇小說) 馮麟閣起兵謀反進奉天 吳俊升苦勸無果反受辱 第三十一回 張作霖巧斗馮麟閣 王子山請見湯二虎 第三十二回 湯二虎受益惑欲投二主 張作霖獲訊息搶占先機 第...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孫連仲 [ 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陸軍二級上將 孫連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出生 1893年2月2日   大清 直隸省 保定府 雄縣 逝世 1990年8月14日(97歲)   中華民國 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保定舊制學堂 軍事背景 服役 國民革命軍 經歷 顯示▼ 孫連仲 (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 字 仿魯 , 直隸省 雄縣 (今 河北省 雄縣 )人。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馮玉祥 手下「十三太保」之一。 抗日戰爭 知名將領。 目錄 1 早年經歷 2 中年經歷 2.1 國民軍時期 2.2 抗日戰爭時期 2.3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3 晚年 4 家庭 5 參考文獻 早年經歷 [ 編輯 ] 孫連仲生於一個富農家庭。最初孫連仲有志於學問,但伴隨著清末的政治變動,孫連仲捨棄學問,轉而從軍。 中華民國 成立後,孫連仲加入馮玉祥率領的第16混成旅。因軍功而順利升進。 中年經歷 [ 編輯 ] 國民軍時期 [ 編輯 ] 1924年( 民國 十三年)10月 北京政變 後, 國民軍 成立,孫連仲被任命為國民軍第一砲兵旅 旅長 。不久,升任騎兵第二師 師長 。孫連仲的部隊是國民軍的精鋭,軍紀嚴正。後來,在北方各派的混戰中,孫連仲以善戰而著稱。 五原誓師 後,馮玉祥加入 中國國民黨 ,改稱 國民革命軍 ,孫連仲隨之參加 國民黨北伐 ,擊敗了 直軍 、 奉軍 。 1928年9月, 國民政府 設置 青海省 ,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一任 青海省政府 主席。孫連仲雖然任職時間很短,但充分發揮了其內政手腕,調整了有關當地的 回族 馬氏等複雜的民族問題,經濟建設初見端緒。 1929年8月,孫連仲轉任 甘肅省 政府主席。 其後,馮玉祥不滿 蔣介石 的裁兵政策,與 閻錫山 、 李宗仁 等人討伐 蔣軍 ,是為 中原大戰 。馮玉祥敗北後,孫連仲接受蔣介石的軍事重編,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 1931年至1934年,孫連仲參與討伐 中國共產黨 及 中國工農紅軍 的作戰。曾任 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 第九路軍司令 [1] 。 抗日戰爭時期 [ 編輯 ] 孫連仲(《 最新支那要人傳 》,1941年) 1937年(民國26年), 抗日戰爭 爆發後,孫連仲任第...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鲁迅骂人无数,所向披靡,但也被这个人骂了半辈子 原创|发布:2017-09-09 12:18:43 更新:2017-09-09 12:18:43阅读 23990赞 310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文/刘诚龙 大家都知道,鲁迅以“骂人”著称,从政界、军界,到学界,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骂鲁迅也骂得很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人,名叫苏雪林。 苏雪林比鲁迅小16岁,虽然同时代,但不同辈分,两人没同过事,按理说,他俩是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的。然而,自鲁迅覆盖“民族魂”的挽幛永远离开世界后,苏雪林就开始了骂鲁生涯,其语言之尖刻,立场之坚定,谩骂之长久,被称为“骂鲁第一人”。 以阶级斗争而言,鲁迅不能称为极端革命者,苏雪林也谈不上是极端反革命,两人为什么如此交恶?好像也找不出一个标志性事件来,苏雪林出道之初,本来是特别崇拜鲁迅的,称得上是鲁迅的粉丝,由崇鲁一变为反鲁,起因之细小,让人不敢相信。 1928年,苏雪林在文坛崭露头角,是年7月7日,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组织了一次作家派对,受到邀请的有文坛宿将鲁迅、林语堂、郁达夫,也有文学女青年苏雪林。苏氏此时借了成名作《绿天》赢得盛誉,也赢得尊严,却不料,林语堂将其引到鲁迅面前时,苏氏伸出了纤纤素手,准备与偶像亲密接触,鲁迅却没有伸出手来,只是朝她点了点头。场面突然变得尴尬起来,苏雪林脸上泛红,林语堂也面上发窘。 鲁迅与苏雪林的“握手门事件”,让苏雪林永远关闭了她对鲁迅的崇拜之门。鲁迅新故,按说可以忘却恩怨了,人都死了,还说什么呢?苏雪林却不惜犯了不对亡灵说不是之忌,写了《致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专攻鲁迅“私人行为”,谩骂的调门相当高,连苏氏的老师、鲁迅的论敌胡适也觉得过火,劝她“旧文字的恶腔,我们应该深戒”。 而苏雪林莫说深戒,浅戒也不戒,从此拉开了其半生骂鲁生涯,骂鲁迅是“诚玷污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邪小人”,刻薄之极,无出其右。 抛开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从人的性格弱点来看,上世纪学界大家之间的人群撕裂,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因。苏雪林与鲁迅,其中固然有政治与思想立场因素,但其个人性格也不可小觑。在苏鲁之间,苏雪林的小家子气毕现无遗,而其他大家呢?是不是都是胸...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京汉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是合法的,吴非但不能禁止,而且应给以保护。 但吴佩孚仍坚持反对大会的召开并以武力相威胁。 2月1日,工人代表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为抗议吴佩孚的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李震瀛、杨德甫等主要领导人在江岸指挥全局;高斌、姜海士、刘文松在郑州,吴汝铭、史文彬、洪尹福在长辛店,林祥谦、罗海城、曾玉良在江岸执行总工会的命令。信阳负责的是分工会委员长胡传道和副委员长、共产党员徐宽, 新乡负责人是分工会委员长杜石卿,彰德负责人是分工会会长、共产党员戴清屏。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京汉线全路开始了大罢工。 京汉铁路上的技术工人大多属于外来人口。 杨德甫是湖北帮帮首,曾到日本留学,因工龄长、手艺好、徒弟多而享有较高威望。林祥谦则是福建帮首领。 https:// acftu.org/wjzl/gysl/gysy 最早到达江岸车站的铁路工人中有一批是来自福建马尾造船厂的,在他们的介绍下,京汉铁路的福建籍工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福建帮。福建帮帮首林祥谦就曾在马尾船厂当钳工,后通过在京汉路工作的妹夫周连城和几位同乡的介绍,林祥谦及其父亲、弟弟先后来到京汉铁路工作……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张国焘、邓培等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第199页。) 这次大会及列宁与中国代表的谈话对中共从事铁路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工运工作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只有铁路工人、海员、矿工为三个有力的分子”,进而提出组建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铁路工、矿工、海员三个产业的三角同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后,中共利用吴佩孚“保护劳工”的政治主张,通过交通部向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六条铁路派遣了六名密查员,作为中共在各路开展工运工作的特派员,主要目的是发动各路群众,建立工会组织。张国焘甚至认为,中共是以北方铁路工人运动起家的。 ,约占全国罢工人数的1/7以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